贵州印江油纸伞工艺技术研究
本文关键词:贵州印江油纸伞工艺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印江油纸伞 民间艺术 土家族 传统工艺 文化内涵
【摘要】: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作为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印江油纸伞工艺蕴涵着印江土家族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经过500多年的历史长河里几经沉浮,它的兴衰反应了民族文化的演绎过程。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当我们打开世界的大门,发现由中华民族创造发明的油纸伞,却在世界其他角落盛开。反观我们国内现今除了四川泸州、江西甲路、秦风汉月、杭州余杭这几个比较出名以外,大部分都已经走向了没落。2008年油纸伞进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录,这对传统文化油纸伞来说是一个大的进步,让油纸伞工艺燃起了一丝希望,但由于种种原因,九十年代后印江油纸伞一直得不到人们的关注,油纸伞的工艺制作发展显得举步维艰,困难重重,颇有濒临消亡的意味,印江油纸伞远畅香港与东南亚的辉煌日子一去不复返。基于有关印江油纸伞文献的有限性,本文主要以实地考察和访问形式为主,通过查阅大量书籍资料,结合了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地理位置资源、土家族民族文化特征、艺术文化史的变迁、美学的审美特征、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艺术观等,介绍了印江油纸伞的起源与发展,及其对油纸伞的文化内涵、艺术审美特征及制作工序进行了重点的阐述,并对油纸伞面临失传的困境原因和如何去保护与继承这一民间艺术作出实质性的讨论与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指出了印江油纸伞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贵州印江油纸伞的起源。包括油纸伞的起源传说,油纸伞在中国不同朝代的发展史以及油纸伞在印江的引进和发展,作为汉族创造发明的油纸伞在600年前被印江土家族先民引进后,油纸伞在印江能够顺利发展的原因和汉族、土家族之间的民族融合在油纸伞上的具体体现;第三部分:印江油纸伞在婚俗、宗教、装饰、收藏四个方面的文化内涵,以及它在造型美、构图美、色彩美当中的艺术审美特征;第四部分:着重阐述了印江油纸伞的准备和制作过程。从油纸伞组成的基本材料选配到制作油纸伞所需工具的准备再到油纸伞的具体制作工序。第五部分:探讨了印江油纸伞的传承和发展创新问题,印江油纸伞的现状分析,对它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阐述,及在当代社会下印江油纸伞有什么发展空间,应该用什么办法实现自救与创新。
【关键词】:印江油纸伞 民间艺术 土家族 传统工艺 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52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1 导论:印江油纸伞工艺技术研究的意义与方法10-15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现状11-12
- 1.4 研究内容12
- 1.5 研究方法12-13
- 1.6 技术路线13-15
- 2 贵州印江油纸伞的相关概述15-24
- 2.1 伞的起源15-17
- 2.2 印江油纸伞的引进与发展17-18
- 2.3 油纸伞在印江得以发展的原因18-22
- 2.3.1 恰到好处的气候18-19
- 2.3.2 植物资源19-22
- 2.3.2.1 楠竹19-20
- 2.3.2.2 衫木20
- 2.3.2.3 白皮纸20-21
- 2.3.2.4 桐油21-22
- 2.3.3 地理位置和人为因素22
- 2.4 油纸伞与印江土家族文化的相互渗透22-24
- 3 印江油纸伞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审美特征24-31
- 3.1 印江油纸伞的文化内涵24-27
- 3.1.1 婚俗24-26
- 3.1.2 宗教26
- 3.1.3 装饰26-27
- 3.1.4 收藏27
- 3.2 印江油纸伞的艺术审美特征27-31
- 3.2.1 印江油纸伞的造型美27-30
- 3.2.2 印江油纸伞的构图美30
- 3.2.3 印江油纸伞的色彩美30-31
- 4 印江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流程31-46
- 4.1 油纸伞组成的基本材料选配31-34
- 4.1.1 楠竹31
- 4.1.2 杉木31-32
- 4.1.3 白皮纸32
- 4.1.4 柿子漆32
- 4.1.5 桐油32-33
- 4.1.6 彩色丝线33
- 4.1.7 人头发33
- 4.1.8 棉线33-34
- 4.1.9 颜料34
- 4.2 制作油纸伞所需工具的准备34-35
- 4.3 油纸伞的制作工序35-46
- 4.3.1 伞骨的制作35-40
- 4.3.1.1 号竹选材35-37
- 4.3.1.2 刨竹钻孔37
- 4.3.1.3 制作伞托37-38
- 4.3.1.4 制作伞柄和伞顶38-39
- 4.3.1.5 拼架组装39
- 4.3.1.6 网伞39-40
- 4.3.2 伞面的制作40-43
- 4.3.2.1 制版印花40-41
- 4.3.2.2 糊伞41
- 4.3.2.3 晾伞扣扎41-42
- 4.3.2.4 油伞42-43
- 4.3.3 穿伞43-46
- 5 印江油纸伞现状及产生的问题与解决方案46-55
- 5.1 印江油纸伞的现状分析46-47
- 5.2 印江油纸伞工艺传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47-52
- 5.2.1 产品知名度低或者无人知晓47-49
- 5.2.2 产品工艺简单,市场上充斥仿制品49-50
- 5.2.2.1 品牌49
- 5.2.2.2 制作工艺的专利49-50
- 5.2.2.3 材料的精品化50
- 5.2.2.4 产品的象征意义50
- 5.2.3 产品售价低廉,无法作为礼品收藏类商品50-51
- 5.2.4 产品生产地地理位置偏远,,无法提供快速物流51
- 5.2.5 产品产能低下无法大规模生产51-52
- 5.3 印江油纸伞的创新52-55
- 5.3.1 材料的改进53-54
- 5.3.2 对于油纸的改进再设计54-55
- 6 结论55-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59
- 附录59-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明修;江南油纸伞[J];歌曲;2005年03期
2 水采田;;一把油纸伞[J];故事大王;2006年11期
3 卓惠;常湖川;;油纸伞:400年来川南的烟雨和晴天[J];西南航空;2009年05期
4 冯小燕;;油纸伞[J];金秋;2010年03期
5 杨莉;;老街的油纸伞[J];词刊;2010年10期
6 汤喜辉;;油纸伞与中国伞文化[J];大家;2011年23期
7 杨忠历;;泸州油纸伞 桐香竹韵里的传统与时尚[J];中国西部;2013年02期
8 黄小仙;贝蓝品;;他乡的油纸伞[J];旅游世界;2013年01期
9 李朝晖;;油纸伞(组诗)[J];参花;2013年04期
10 杨昌作;;深巷里的油纸伞[J];中华手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洋 张婷婷 记者 孔芒;一把油纸伞撑起大市场[N];四川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杜洁芳;油纸伞如何走出雨巷[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桐香竹韵里的传统与时尚[N];中国特产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姜天骄 夏先清;泸州油纸伞:桐香竹韵里的传统与时尚[N];经济日报;2009年
5 记者 任思言;看看80后、90后设计的油纸伞啥模样[N];福州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刘廷远;泸州油纸伞资深的时尚[N];四川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颜婧 孔芒 王向华;泸州油纸伞的“非遗”机遇[N];四川日报;2009年
8 王长山;最后的油纸伞[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记者 朱炎皇 通讯员 吴竹;600岁石鼓油纸伞驰名中外[N];长沙晚报;2012年
10 王昭倩;用双手托举起来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明珠[N];中国特产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璇;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穿工工艺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2 朱蕾;油纸伞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年
3 张荩雯;贵州印江油纸伞工艺技术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4 文静;四川泸州分水油纸伞传统工艺的独特性研究及设计转型的可行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824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682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