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综合探讨
本文关键词:装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综合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装潢艺术设计已经成为人们的精神食粮。虽然装潢艺术设计专业已在许多高等院校中设置,但规范化的、系统化、封闭化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单位】: 河南工程学院;
【关键词】: 装潢设计 教学模式 改革
【分类号】:J525.1-4
【正文快照】: 装潢艺术设计又称为视觉传达设计,是借助视觉记号来传达信息的一种设计,这种视觉信号在传达信息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包括了商品的标志、包装、装潢与宣传广告等设计。为了跟进时代的潮流,满足人们对艺术的精神需求,我国的多个高等院校纷纷设置了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但其教学模式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丙洋;邬宗明;;能力培养导向的专业教学质量控制与改进思考——以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为例[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张杰;语言全球化:一体化与多元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福来;21世纪是设计的时代[J];美术之友;1995年06期
2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1996届毕业作品选[J];装饰;1996年05期
3 徐华铛;龙在装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J];湖南包装;2000年02期
4 刘琳;;谈多媒体技术在高职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2期
5 吕凤显;集众人智慧 显群体力量——95届装潢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总结[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1995年04期
6 廖亮;浅谈药品的包装装潢设计[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刘军;;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研究[J];艺术探索;2005年04期
8 欧咏梅;对装潢设计专业素描教学的几点建议[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李慧;;装潢设计中绿色设计的意义与方法[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10 刁其颖;;关于高职类装潢设计类专业《摄影》课程运用“任务驱动式”模块化教学的构想[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海燕;;浅谈改革高职高专服装教学模式[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赵敬雷;;工作坊教学模式刍议[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3 王潇慧;;高校三维动画创作的整合与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4 俞明海;周波;;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探索与实践[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下)[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崔艳 通讯员 张书彬;艺术的历史与修正[N];美术报;2007年
2 谭海寿;传统美术教学模式该改改了[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陆虹 嘉宾 范扬 中国国家画院 画家;范扬:对中国画教学,,我一向乐此不疲[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韩洪刚;看浙江缙云工艺美术学校的“教产结合”[N];美术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严长元;传承与原创:探索书法高端教育模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屈菡;美术院校新动向[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记者 刘肖勇;创意无限 亮点叠出[N];广东科技报;2009年
8 王国伟邋河南省驻马店市艺术职业中专;中职美术教育的四大“硬伤”[N];美术报;2007年
9 江苏省赣榆县实验中学 王鹏;走出“欣赏”的误区[N];美术报;2007年
10 刘颖;中央美院建筑学院:年轻却不简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赞;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美珍;校外美术教育中家长参与教学的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洪霞;土山湾画馆美术教育的探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4 卢鹏;高职院校美术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剑民;研究性学习在中职室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继龙;“实践性探究”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秦喜龙;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砚梅;浅论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与创新思维的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石丹;论现代书法教育育德功能的可行性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邹林;数字化时代的设计基础教学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5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6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