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装饰艺术论文 >

多元文化影响下藏地前弘期佛教建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0:12

  本文关键词:多元文化影响下藏地前弘期佛教建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多元文化 藏地 前弘期 佛教建筑 地域化特征


【摘要】:本论文是牛婷婷博士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8003)的一项子课题。吐蕃时期是藏族古代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阶段,藏族人民在传承发扬本民族优良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积极开放地从周边佛教兴盛的印度、唐朝、尼泊尔、于阗等国家引进先进建筑文化,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佛教建筑也开始扎根高原,开启了外来建筑文化与本土传统建筑有机融合的先河,为后弘期本土化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对象是藏地早期的佛教建筑,前弘期在时间上与吐蕃王朝对应,多元文化影响伴随着前弘期佛教建筑的发展,笔者以历史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文化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从建筑的选址、布局、形制、营造、装饰等方面研究分析,总结多元文化影响下藏地前弘期佛教建筑自成一格的地区化特色。首先,阐明课题来源、研究内容、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并对核心概念做出界定。然后,概述吐蕃的自然条件、原始崇拜和苯教信仰,以及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状况和佛教在吐蕃的发展。从吐蕃传统建筑文化和域外建筑文化对前弘期佛教建筑的影响两大方面展开分析:吐蕃传统建筑文化方面,以藏式建筑的基本空间类型、建筑形制、装饰手法为基础,分析前弘期佛教建筑的本土化特点;域外建筑文化方面,从印度佛教建筑布局,唐朝建筑选址理念和建筑做法,印度、尼泊尔装饰风格和于阗造像风格的影响入手,分析前弘期佛教建筑对外来建筑文化的学习与吸收。最后,归纳藏地前弘期佛教建筑在多元文化影响下形成的典型地域化特征和前弘期佛教建筑对后弘期以来藏传佛教建筑的深远影响。前弘期的佛教建筑由于年代久远、遗存质量不高,所以研究成果较少。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藏族传统建筑的维修和保护及当代藏地的地域性建筑设计等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多元文化 藏地 前弘期 佛教建筑 地域化特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25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8
  •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11
  • 1.1.1 课题来源11
  • 1.1.2 研究内容11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3
  • 1.3.1 国内相关研究12-13
  • 1.3.2 国外相关研究13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13-15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研究框架14-15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15-18
  • 1.5.1 核心宗教概念及佛教建筑15-17
  • 1.5.2 前弘期藏族地域范围17-18
  • 第二章 佛教在吐蕃的发展18-29
  • 2.1 吐蕃的自然环境与传统宗教18-21
  • 2.1.1 吐蕃的自然环境18-19
  • 2.1.2 吐蕃的原始崇拜19-20
  • 2.1.3 吐蕃的苯教信仰20-21
  • 2.2 佛教传入前吐蕃周边地区的佛教发展21-24
  • 2.2.1 印度、尼泊尔佛教21-22
  • 2.2.2 唐朝、于阗佛教22-24
  • 2.3 佛教在吐蕃的发展24-28
  • 2.3.1 佛教在吐蕃的传播24-27
  • 2.3.2 佛苯之争27-28
  • 小结28-29
  • 第三章 吐蕃传统建筑文化对前弘期佛教建筑的影响29-45
  • 3.1 传统建筑形制的继承29-34
  • 3.1.1 基本空间类型29-32
  • 3.1.2 基本单元——方室32-34
  • 3.2 苯教建筑为佛教建筑奠基34-40
  • 3.2.1 苯教建筑赛康34-36
  • 3.2.2 模仿苯教赛康的佛教拉康36-40
  • 3.3 继承和延续藏族传统建筑色彩40-44
  • 3.3.1 藏族早期色彩审美观40-41
  • 3.3.2 佛教建筑对传统色彩的继承与发展41-44
  • 小结44-45
  • 第四章 域外建筑文化对前弘期佛教建筑的影响45-60
  • 4.1 印度佛教建筑文化的影响45-51
  • 4.1.1 建筑朝向45-46
  • 4.1.2 建筑平面布局46-48
  • 4.1.3 坛城式建筑群布局48-49
  • 4.1.4 狮子形象的装饰元素49-51
  • 4.2 唐朝建筑文化的影响51-54
  • 4.2.1 唐朝堪舆术的传入51-52
  • 4.2.2 唐朝做法的建筑结构52-54
  • 4.3 其他建筑文化的影响54-59
  • 4.3.1 尼泊尔风格的建筑装饰54-58
  • 4.3.2 于阗风格的佛教塑像58-59
  • 小结59-60
  • 第五章 藏地前弘期佛教建筑的特征和影响60-71
  • 5.1 多元文化影响下前弘期佛教建筑特征60-67
  • 5.1.1 选址理念60-64
  • 5.1.2 建筑功能64-65
  • 5.1.3 建筑形制65-66
  • 5.1.4 建筑装饰66-67
  • 5.2 前弘期佛教建筑对后弘期佛教建筑的影响67-70
  • 5.2.1 奠定佛教哲学思想的建筑布局67
  • 5.2.2 开创前堂后殿的模式67-68
  • 5.2.3 融合与吸收汉式建筑形制68-70
  • 小结70-71
  •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5
  • 附录A 前弘期佛教建筑统计表75-78
  • 附录B 前弘期佛教建筑示意图78-85
  • 附录C 调研日志85-89
  • 致谢89-90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9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才让太;;吐蕃的苯教与《世间总堆》[J];中国藏学;2011年04期

2 石硕;;“邛笼”解读[J];民族研究;2010年06期

3 罗桑开珠;;论佛教对吐蕃社会文化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青阳卓玛;论查拉鲁普石窟的发展历史及其文化价值[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宋琼;阿坝县藏传佛教建筑装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51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8651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a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