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祠堂的布局和建筑特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徽州祠堂的布局和建筑特点分析
【摘要】:徽州古祠堂是徽派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文章用对比的方法对徽州祠堂与徽州民居的关系进得了探讨,分析徽州祠堂的园林建筑特点、空间布局特色,兼论及徽州祠堂在装饰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徽州祠堂与徽州传统建筑既一致又有所区别的联系,对当代建筑的区域整体化依然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关键词】: 徽州祠堂 民居 空间布局 装饰
【分类号】:TU-86
【正文快照】: 徽州地区曾在中国文化和商业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徽州指古徽州一府六县:徽州府一府,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现在地理意义上统一的徽州已不存在,但在古徽州所属区域,依然能感受到独特的徽州文化遗存,尤其以徽派建筑的成就最为人瞩目,徽派建筑中,又以徽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华富;论徽州宗族祠堂[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方春生;;徽州古祠堂的文化解读[J];黄山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黄世福;;论徽州宗祠文化的宗教性[J];理论建设;2009年06期
4 庄一兵,周瑾;徽州四雕的审美意蕴[J];美术;2005年06期
5 陆林,,焦华富;徽派建筑的文化含量[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6 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祠堂的控制功能[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01期
7 刘托;;自然与人伦的建筑表现——谈徽派传统民居的设计思想[J];艺术评论;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松,陆林,凌善金;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初步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 余维君;;池州市宗族祠堂的建筑美学思考——以青阳太平山房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3 解华顶;;论明清徽州宗族对徽州农村思想文化的控制[J];沧桑;2009年01期
4 张安东;;20世纪90年代以来徽州宗族研究的回眸与展望[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陆林,凌善金,焦华富,杨兴柱;徽州古村落的演化过程及其机理[J];地理研究;2004年05期
6 马寅虎;试论徽州古村落规划思想的基本特征[J];规划师;2002年05期
7 徐克帅;李维秀;朱海森;;老年人环境感知和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浙江省余姚市柿林村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8 曾军;;文物型社区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旅游论坛;2009年04期
9 卢松,陆林,凌善金,徐茗;皖南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年04期
10 谭伟明;;我国古村落旅游研究综述[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吴永发;地区性建筑创作的技术思想与实践[D];同济大学;2006年
4 赵逵;川盐古道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覃华瑞;明清徽州的家族人口与生计变迁[D];厦门大学;2009年
6 何巧云;清代徽州祭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7 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静芳;江西徽式民居雕饰艺术特点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邵中秀;徽州传统民居构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杨杨;近代苏南地区乡规民约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陈培波;明清徽州建筑的艺术特色[D];安徽大学;2010年
5 于吉京;张谷英村社区参与旅游经营模式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张开邦;明清时期的祠堂文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甜;徽州图形艺术在安徽土特产包装设计中的运用[D];武汉纺织大学;2011年
8 宋杰;明代徽州存世家谱的文献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震;小型聚落的人态和谐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10 卢松;古村落旅游地旅游环境容量及客流特性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培锋;;论“儒教”之确立——以朱熹为中心[J];东方丛刊;2007年03期
2 程极悦;徽商和水口园林——徽州古典园林初探[J];建筑学报;1987年10期
3 单德启;冲突与转化——文化变迁·文化圈与徽州传统民居试析[J];建筑学报;1991年01期
4 陶明选;;徽州宗族的内神与外神信仰——以族谱为中心的初步考察[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刘畅;袁疏莉;;随势赋形 粗犷自然——甲居藏寨的环境空间构成[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张丽莉;;对建筑空间创造的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09年12期
3 邓蜀阳;高其腾;;川东地区传统农村民居的聚落空间探讨[J];室内设计;2011年02期
4 曾志辉;;岭南民居天井的热环境价值[J];华中建筑;2010年03期
5 张旭,崔志刚;湘西民居的生态意识[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6 王力;;南粤祠堂建筑特色浅析——以广东省中山市二祠堂为例[J];室内设计;2010年04期
7 王海松;孙桦;;苏州三山岛民居生态营建模式解析[J];华中建筑;2008年08期
8 唐葆亨;江南水乡——绍兴民居[J];建筑学报;1992年09期
9 张呈富;大同民居垂花门[J];古建园林技术;1997年01期
10 吴正光;贵州民居撷粹[J];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凯;杜德斌;;我国基础研发活动的空间布局特征分析——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U
本文编号:911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inazhuanghuangshejilunwen/911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