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鲁迅书法刍谈

发布时间:2017-11-15 22:04

  本文关键词:鲁迅书法刍谈


  更多相关文章: 鲁迅书法 风格特点 艺术内涵


【摘要】:曾几何时,鲁迅先生一直是以一个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伟大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然而他的这些成就却成了人们脑海中的一种定式,他就是一个抨击黑暗社会、用文学打击敌人的一个革命战士.殊不知,鲁迅不仅是在文学、思想方面有着不朽的成绩,在历史、哲学、美术学、书法等领域也有着非凡的建树,为世人所崇敬。鲁迅自己全方位的文化感悟,使他有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融汇了哲学、美学、文学的审美观念。现如今,对鲁迅的研究不在少数,尤其是他的文学,我们都是阅读着鲁迅的文章成长的。然而,除了文学革命工作,伴随他一生的还有书法艺术的研究工作。从现有对鲁迅研究的资料来看,书法研究的文章确是寥寥,甚至对于鲁迅是不是书法家现在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在我看来,鲁迅一生不以书家自居,却做着一般书家做不到的研究工作。鲁迅用他的那支“金不换”的毛笔为后世留下了数千万字的墨迹。他的书法与他的文学、美学、绘画等成就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具有文人学者的书卷气。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对鲁迅的书法成就进行介绍,共分为四个章节。首先是从鲁迅学书法的背景以及他的个性特质说起,从而引出鲁迅书法风格的的分期和他书法的特点;通过书法风格的分析,进而研究鲁迅的书法创作形式;鲁迅的书法风格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并将鲁迅的书风与同时期文人书家的书风进行比较,最后是分析鲁迅书法的艺术内涵和他书法的艺术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辉;鲁迅早期的文学功用观——鲁迅文学批评研究之二[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刘世钟;;鲁迅式“革命”的现时意义——以说话‘主体’问题为中心[J];华文文学;2006年03期

3 姜异新;;鲁迅的1933[J];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10期

4 止庵;王世家;;《鲁迅著译编年全集》答问[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8期

5 关明国;;对鲁迅革命家质疑的质疑[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王士菁;党给鲁迅指引出前进的方向[J];文艺研究;1981年04期

7 赵英;未曾发表过的鲁迅撰《说目》[J];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02期

8 吴作桥;;试论鲁迅文学的世界影响[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张汉清;张建国;;鲁迅文学接收理论管窥[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10 丸尾常喜;《鲁迅:“人”与“鬼”的纠葛》中译本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福勤;;鲁迅文学传统及有关现象漫议[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2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3 汪卫东;;文学的五四、文学的世纪与“鲁迅文学”[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百周年纪念-全国瞿秋白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刘福勤;;瞿秋白与鲁迅文学传统[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辰著 孙玉石(北京大学中文系);林辰与鲁迅先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梁婷 实习生 孙中春;希望流传的鲁迅是个有血有肉的人[N];深圳特区报;2006年

3 梁羿;鲁迅是书法家吗?[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古耜;鲁迅的“隐”与文学的“真”[N];文学报;2008年

5 刘莹;广东颁发第八届鲁迅文学艺术奖[N];中国艺术报;2009年

6 王荆;我看谁都可以走近鲁迅[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 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 李林荣;走近鲁迅十七年[N];文艺报;2013年

8 高旭东;走向21世纪的鲁迅[N];文艺报;2001年

9 朱静邋方丽;忧思与期望[N];文艺报;2007年

10 藤井省三 日本学术会议会员、东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鲁迅文学永远活在日本人心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红军;鲁迅文学经典与现代传媒的关系[D];辽宁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倩君;鲁迅书法刍谈[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2 王君仪;鲁迅的出版编辑活动及思想探悉[D];兰州大学;2009年

3 金兰;鲁迅《阿Q正传》的朝(韩)语译介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4 刘泉;鲁迅前期文学语言论析[D];青岛大学;2003年

5 蒋金晶;鲁迅的文化传播实践及其文学思想的当代价值[D];湖北民族学院;2011年

6 李兆淼;鲁迅书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7 苏虹;鲁迅的“自由谈”文体及其影响[D];河北大学;2005年

8 王京芳;鲁迅翻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任春艳;鲁迅与美术[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继慧;[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12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191285.html

上一篇:郎岗峰书法  
下一篇:人,诗意地书写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a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