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西晋立书博士考论

发布时间:2018-05-31 06:26

  本文选题:秘书监 + 书法学习 ; 参考:《文艺争鸣》2012年11期


【摘要】:正从文献记载来看,在中国古代书法史上朝廷专设"书博士"一职教授书法,最早始于西晋。书博士的设立,不仅体现了当时朝廷对书学教育的观注与重视,并树立楷模加以引导,同时也对后来各朝代书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was first taught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Doctor of calligraphy not only reflects the view and attention of the court on the education of calligraphy at that time, but also sets an example to guide the later dynasties.
【作者单位】: 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承丹;徐文蕾;;试论蒲松龄笔下的三国人物[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3 刘洪强;;“东吴弄珠客”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王明前;;三国两晋财政体系演变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5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6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7 王光照;隋大业世东都洛阳国家图书整理检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胡秋银;南朝士人隐逸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9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佟健华;;算学宗师赵爽的数学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建军;;教育与政治:元朝国子监创办之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姚宏杰;;北魏皇宗学与四门小学略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6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姚宏杰;;金代“六学”考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王守仁;;《孙膑兵法、擒庞涓》中有关城邑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三届年会史学论文集[C];1983年

9 赵晓明;;我国反假货币法律的考察与探究[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10 张峰;;汉画像中建鼓的形制[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7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凯;大陆移民与日本古代王权[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陶然;协议离婚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超;秦汉黄河中下游地区作物病虫灾害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范艳清;《史记》与魏晋南北朝文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张世敏;魏晋南北朝山水文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冷淑敏;再论王绩的慕陶情结[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邢琢之;;童心未泯学书法[J];长寿;2006年06期

2 卫东海;;高目标 高品位 高才学——书法家向彬博士的书法学习之路[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0年06期

3 仇良让;谈对书法学习的一些体会[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4期

4 贾为臣;;书法学习的起步[J];南方论刊;1994年01期

5 ;毛笔字写法[J];全国新书目;1994年11期

6 李晓静;;加强书法学习 培养创造能力[J];青少年书法;2006年21期

7 ;书家风采[J];青少年书法;2009年18期

8 戴跃;;实话实说[J];东方艺术;2007年16期

9 刘一平;;莫知知而知,不期然而然[J];东方艺术;2009年16期

10 冯广贺;;艰难的追寻——我的书法修习观[J];当代小说(下);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何永胜;;高校书法教学探索[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宗然;;初学书法谈[A];北京三希堂艺术院艺术家文集[C];2007年

3 张学u&;弓晓峰;;中国书学与禅学刍议[A];2005年世界语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敬;;关于写字教育与书法素质教育在大中专院校普及现状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5 卜灵;;毛泽东同志书法抉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6 祝帅;;“中国书法史”研究的历史生成——以王岑伯、沙孟海、孙以悌、胡小石、祝嘉为中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王学海;;张宗祥论书的美学思想及对中国书法的审美评价[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尹旭;书法学习中的古今之别[N];中国艺术报;2005年

2 记者 梁晓蔚;省书协关中工作委员会成立[N];渭南日报;2009年

3 刘守安;临帖与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俞建华;精谨与渐修[N];美术报;2007年

5 黄辉;从迷惑到顿悟[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汉碑书学文化及碑版文字内容略考[N];济宁日报;2009年

7 记者 李宏伟 通讯员 张忠民;山西师大设立“若景书学成果奖”[N];山西日报;2009年

8 张志和;书学又见奇葩[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孟祥宁 高峰 杨雪华 许其勇;戴小京:半是书生半是商[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萧娴;书学离不开文学[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龙春;张怀t厥檠е骺悸踇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2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3 贺文荣;中国古代书法教育的结构与形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周勋君;清代书法批评中对形质的描述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5 宗成振;刻帖著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志平;黄庭坚书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慧斌;宋代制度层面的书法史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方波;宋元明时期的“崇王(羲之)”观念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9 李正庚;先秦至唐书法教育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邵敏智;清代书法理论之碑学审美意识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红;书法学习:超越功利的行为[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文;宋代书学著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扬;论金代书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4 白福春;王澍书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左淑琴;宋曹《书法约言》疏解[D];吉林大学;2007年

6 殷全增;魏晋时期卫氏家族书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姜勇;中国书学的“象”论体系[D];吉林大学;2004年

8 徐娟;刘自椟书学精神及其现代意义[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9 成联方;沈曾植书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包文运;包世臣书学思想及其书法教育理念探微[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58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1958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