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的哲学基础与文化特质——宗白华书法美学思想及其学术意义重审
本文选题:宗白华 + 书法美学 ; 参考:《文艺研究》2013年11期
【摘要】:宗白华通过中西文化比较,以哲学追问的彻底性和诗意感受的灵敏力,阐明了中国书法的哲学基础和文化特质。书法是一种"生命之象",它以"力线律动所构的空间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时空合一的宇宙观与生命节奏。宗白华的书法美学是中国书法理论从古典向现代转换过程中的一种独特范式,不仅再现了中国古典艺术理论的智慧与魅力,而且将学术研究、生命对话、终极叩问、诗意感悟、理论阐发和审美鉴赏融为一体,保持着知识的整全性和思想的贯通力,对当下意义缺失,日趋专业化、技术化和碎屑化的艺术研究趋势具有很好的启示。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sensitivity of philosophical inquiry and poetic feeling, Zong Baihua clarifie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alligraphy. Calligraphy is a kind of "image of life", 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world view and rhythm of life of Chinese people by "the rhythm of force line". Zong Baihua's calligraphy aesthetics is a unique paradigm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alligraphy theory from classical to modern. It not only reproduces the wisdom and charm of Chinese classical art theory, but also makes academic research, life dialogue, ultimate questioning and poetic percepti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esthetic appreciation maintains the integrity of knowledge and the penetration of thought. It has a good enlightenment to the trend of art research which is lacking in current meaning, becoming more specialized, technicalization and detritus.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29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渝;;全球化与中国化张力中的革命转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4期
2 耿强;;全球化与翻译策略:异化·归化·航入[J];东方丛刊;2009年04期
3 张川平;;论王小波对中国传统文化理性观的诘难[J];东方论坛;2012年02期
4 肖浩;;从《十条训令》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着力点[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02期
5 龚小萍;罗斌;;论本土意识之合理性[J];东南学术;2012年03期
6 李新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是加快内容建设[J];广东经济;2011年01期
7 王孟举;;重建民族文化主体意识之我见[J];改革与开放;2011年24期
8 冯建军;;全球思考,在地行动——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教育[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3期
9 徐凤;倪寿鹏;;詹姆逊文化全球化理论立场与层次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吕勇;;无立场与中国立场——评赵汀阳《天下体系:世界制度哲学导论》[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燕;;“印象”的危机——谈“印象系列”山水实景剧视觉机制对传统审美的消解[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学忠;跨文化交流背景下音乐融入外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振涛;3D动画电影研究:本体理论与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继霞;百年回族文学价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纯;简析冷战时期苏联对阿拉伯国家文化战略中文化认同的缺失[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冯学红;后合拍时代[D];安徽大学;2010年
3 李伟;经验的断裂与重建:论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存在[D];西南大学;2011年
4 焦文卿;摇曳在中国风和“后现代”之间[D];暨南大学;2011年
5 刘莎;在京韩国人跨文化人际交往特征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6 武强;从卢卡奇布莱希特论争思考中国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蔡小丰;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8 左宏愿;西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雪颖;“生命意识”视野下的人性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10 黄瑞腾;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认同[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佟旭;宗白华关于中西艺术的空间意识的比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2 林映梅;;关于宗白华空间意识比较研究的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张慧;宗白华中西空间意识比较论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04期
4 张晓刚;艺术空间的凝望——宗白华先生论中西绘画艺术的空间意识[J];艺术百家;1997年03期
5 张光兴;张劲松;;略论书法美及其创造──宗白华书法美学再议[J];美与时代(中旬);2009年11期
6 杜志运;;论宗白华书法美学思想中的空间意识[J];艺术学界;2011年01期
7 罗朝蓉;;中国空间意识的文化潜质——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谈起[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10期
8 王颖吉;重读宗白华《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汤拥华;;方东美与宗白华生命美学的“转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10 徐学凡;;中国传统绘画空间意识的特性[J];文艺争鸣;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海文;;中国哲学“合法性危机”与重写中国哲学史[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魏长宝;;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焦虑[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许苏民;;明清之际中国哲学的突破[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沈幼琴;;中国哲学和可持续发展——冯友兰“天地境界”研究[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冯友兰;;怀念金岳霖先生[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6 张文涛;;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姚春鹏;;中国哲学与中国医学[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何锡蓉;;对“哲学”另一取向的追问——兼及所谓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楼宇烈;;唤醒“自然合理”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魏冬;;本体歧义与虚气之争:张载哲学本体论研究刍议——兼论中国哲学本体论研究的基本定位[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长宝;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焦虑[N];光明日报;2003年
2 陈静;我们的世界面临普遍危机[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刘笑敢;四海游学散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本报通讯员 军莉;教书育人 授之以渔[N];西藏日报;2006年
5 肖离;中国哲学应有自己的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唐文明;范畴的“运用”与中国哲学的“盘活”[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7 梁枢邋柳霞;西方语境里的中国哲学(下)[N];光明日报;2007年
8 方克立;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之路[N];光明日报;2003年
9 整理 本报实习记者 温蕊;中国哲学中的巧与掘[N];北京科技报;2006年
10 梁枢邋柳霞;西方语境里的中国哲学(上)[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映恺;20世纪书法美学的建构与反思[D];浙江大学;2007年
2 王云亮;话语的转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3 阳文风;宗白华与中国现代诗学[D];暨南大学;2003年
4 王平;诗性的追寻[D];浙江大学;2012年
5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6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春娟;方东美生命美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孙琪;台港新儒学阐释下的“中国艺术精神”[D];暨南大学;2006年
9 姜勇;宗白华美学与现代新儒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志勇;试析宗白华具生命色彩的时间观念[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钰惠;论空间意识与宗白华的审美空间理论[D];西北大学;2012年
3 黄燕;宗白华的生命美育课程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燕;宗白华意境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梅剑华;活着的传统、死去的肉身[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可吟;《鬼谷子》中蕴含的逻辑思想[D];河南大学;2007年
7 刘芳;宗白华山水画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9年
8 赖成彬;洪谦与中国哲学[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晶;论牟宗三的哲学观[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陈晓华;中西方设计哲学之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83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083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