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奇宕潇洒出新致

发布时间:2018-07-02 10:18

  本文选题:尊碑卑唐 + 碑学 ; 参考:《艺术百家》2013年06期


【摘要】:正19世纪的晚清书坛上,阮元的《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都力推碑学,所谓"尊碑卑唐",使碑学盛极一时。今天,碑帖之争早已不在,唐楷的庄严大度、魏碑的天真朴质,形成楷法中的"二美",都是我们学习、汲取的对象。书法家李啸尝试将"二
[Abstract]: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the 19 ~ ( th ) th century , the inscription on the inscription o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Tang Dynasty , the two pieces of Qi and Kang Youwei of Baoshi Prefecture , and Kang Youwei ' s two pie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ere all pushing the tablets , so - called " respecting the monument of the Tang Dynasty " . Today , the struggle for the inscription is no longer in , Tang Kai ' s solemn degree , the sky of the Wei monument is simple ,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 two beauty " in the model is the object of our study and learning . The calligrapher Li Xiao tries to " two "
【作者单位】: 江苏省国画院;
【分类号】:J2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碑学”会要[J];文史知识;1996年08期

2 王莉娜;;碑学与扬州画派书风[J];国画家;2011年01期

3 ;艺术长廊[J];秘书;2005年10期

4 王小琴;;包世臣与康有为碑帖思想之比较[J];传承;2009年10期

5 ;现代碑学、帖学之争[J];荣宝斋;2009年04期

6 张瑞田;;一鸣惊人的曲庆伟[J];青年文学;2010年16期

7 张荣庆;;“乱弹”——关于时下书坛创作及其他[J];中国美术馆;2005年12期

8 ;艺术与传播[J];当代传播;2010年01期

9 陈镜愉;;书酒风流叙萧娴[J];东方养生;2010年12期

10 陈方;简论康有为的书学维新体系[J];岭南文史;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志钧;;论康有为和保皇会[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C];1981年

2 赵立人;;戊戌变法时期兴中会和维新派的合作与分歧——兼论康有为早期之反清活动[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3 刘巍;;康有为、章太炎与晚清经今古文之争(导言)[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4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吉扬;;“戊戌后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6 陈子波;;论林旭烈士诗[A];福建省诗词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暨福建诗词(第十七集)[C];2007年

7 陶明君;;江苏当代书法的现状与审美型态[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8 于民雄;;康有为的“大同”理想[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9 郑大华;;不应被忽略的思想家——包世臣思想简论[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C];2000年

10 田原;;姑妄言之[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骆建宏;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齐连生邋蒙丹 季陆;文学的支持很重要[N];文艺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竞;寄情翰墨得到的人生定力[N];辽宁日报;2008年

4 胡崇炜;深植文化沃土的书法家[N];友报;2008年

5 李廷华;清代书法变异的学术背景(下)[N];美术报;2005年

6 墨天阁;中国书法“读书年”之思考[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记者 战德全;以活动养协会 以大局为己任[N];延边日报;2006年

8 赵铁信;书艺长青树 业绩有口碑[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朱中原;一个人的书坛[N];美术报;2006年

10 周维军;书坛八大蒙人术[N];美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敏智;清代书法理论之碑学审美意识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张建华;碑学的发扬[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3 张学峰;由《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论19世纪书学思想嬗变[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4 曹建;晚清贴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5 金丹;包世臣书学的重新审视[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6 马新宇;清代碑学批评[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辛勋;论朝鲜后半期书法艺术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9年

9 肖文飞;开古今书法未有之奇境[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10 张盈袖;何绍基书法及其书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峰;双峰并峙,,两种景观[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单昆军;民国时期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段永成;沈曾植帖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4 冯水卿;康有为书学思想批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白洁;二王帖学书风在近现代的复兴与嬗变[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6 朱玉萍;康有为女子教育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余英;试论康有为的外交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林云;康有为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新来;清代岭南碑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梁景松;康有为与福泽谕吉的启蒙思想比较[D];延边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898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0898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