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宋代僧人书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7-03-29 18:19

  本文关键词:宋代僧人书法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它承载着世俗日常生活和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交流与文化传递的任务,这一功能同样体现在佛教发展中。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古人又结合本土固有的儒家和道家文化将其中蕴含的美学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发展出了一套中国特有的书法体系。 宋代是中国佛教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候,禅宗空前繁荣。由于文化的各个方面有互相影响的特点,因此,禅学对于中国传统书法有多大程度上的影响,不光要从禅学理论上来思考,更应该从当时僧人的书迹中去探求。并且将其与宋代当时及宋代以前僧人和士大夫的书作进行比较,从整体上方可看出禅学对传统书法的影响。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到宋代僧人所进行的书法实践活动上,从历代文献中勾稽出相关的文字记载,在西安碑林以及现代出版的古代墨迹中收集到部分宋代僧人的书迹。 由于中国传统书法是根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基础之上,有其特定的规则,在技法和表现形式上有很强的规定性,因此,对僧人的书写活动的探索不得不严格按照书法的规则来进行。同时,宋代禅宗思维的特殊性,又不能不影响到僧人们进行的书写活动。因此,必然要在二者之间进行权衡,即在严格按照中国传统书法的规则进行观察的同时,又考虑到禅宗文化的特点。所以,在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禅学对传统书法的影响不是具有根本性的突破。而是在特定的时期,即宋代面临书法的传承遭到破坏之后,提供了一种启发性的功能。同时,在禅学的影响之下,僧人们的书写活动呈现出了有别于士大夫的特点,即是逸出于法度之外的僧人书作特有的审美功能,为中国书法增添了一些异趣,丰富了书法实践。
【关键词】:书法 传统 禅学 宋代僧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绪论8-11
  • 一、选题意义8
  • 二、中国古代对书法的重视8-10
  • 三、研究现状10
  • 四、创新点10-11
  • 第一章 宋代僧人生活时代背景11-20
  • 一、宋代佛教发展11-13
  • 二、宋代之前和宋代书法发展状况13-17
  • (一)、宋代以前书法发展状况。13-14
  • (二)、宋代的书法发展状况14-17
  • 三、书法与佛教及僧人的关系17-20
  • (一)、传播佛教17-18
  • (二)、书以焕采18-19
  • (三)、陶写性情19-20
  • 第二章 宋代僧人书作资料20-39
  • 1、梦英(宋初)20-22
  • 2、静已(宋初)《偈语碑》(附图5)此碑现在西安碑林22
  • 3、正蒙 (宋初)楷书《宋赠梦英大师诗》(附图6),现在西安碑林22
  • 4、云胜(太宗时)隶书《宋译三藏圣教序》(附图7)22-23
  • 5、省钦(活动于北宋太宗时)23
  • 6、善Q(活动于北宋真宗之时)《宋普济禅院碑》23
  • 7、景遵(宋初人)《摩胜入汉灵异记》23-24
  • 8、智成(宋初人)《永安县缑山通天观重修升仙太子大殿记》24
  • 9、谔师(宋初人)24
  • 10、政禅师 (真宗、仁宗之时)24-25
  • 11、惟悟(景yP中人)《中书门下碟》(附图8)25-26
  • 12、惠南禅师(生卒年1002-1069)26
  • 13、静万(活动时间在北宋中期)《慈云寺集右军书诗》26-27
  • 14、云庵27-28
  • 15、琼上人(两宋之际)小楷《金刚经》28
  • 16、惠净(两宋之际)28-29
  • 17、凭川道者敏传(两宋之际)29-30
  • 18、省言30
  • 19、嗣端 《宋蓝田县修夫子庙碑》 (活动于真宗之时)30
  • 20、昭然(?——1118)30-31
  • 21、希白(活动于仁宗之时)31-32
  • 22、缘概(活动于北宋中期)32
  • 23、道潜(参寥)(1044—1106)(附图9)32-33
  • 24、颢彬、茂蒋、梦贞、苑基、患崇(北宋后期)33-34
  • 26、法晖 徽宗时《细书经塔》 (活动于北宋末)34
  • 27、宗杲 (1089—1 163)《与无相居士书》(附图10)34-35
  • 28、密庵咸杰(1118—1186)(附图13)35
  • 29、山阴僧 (南宋) 《伪作王大令书》35-36
  • 30、居简 (1164—1246) 《登承天万佛阁偈》(附图11)36
  • 31、普济(1179一1253)(附图12)36-37
  • 32、温日观(南宋后期)37
  • 33、仁济 南宋后期37-39
  • 第三章 对宋代僧人书法的分析39-48
  • 一、前代墨迹的稀缺40-42
  • 二、佛教文化自身的条件限制42-45
  • 三、宋代僧人对书法的使用45-48
  • 第四章 禅和书学理论48-54
  • 一、书法、禅学相似之处48-51
  • (一)、书法学习的特点48-49
  • (二)、禅学修行的特点49-51
  • 二、禅学和书学的相互启发51-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9
  • 梦英的书作59-7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延;;金农书法中的结体、用笔之辩[J];书画世界;2010年05期

2 王毅;;对当代高校书法教育课程的思考与建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3 陈秀杰;;达其情性 形其哀乐——解读书法艺术的寄情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4 张雷;;赵孟(兆页)书学思想考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张雷;;高校公共书法课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6 张海明,谷曙光;静者心多妙,先生艺绝伦——启功先生书画创作心态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王艳军;;古代美术字文化属性探析[J];包装工程;2010年14期

8 李象松;;“器”的习得与“道”的修炼——兼及对书法本体身份的体认[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方亚兰;;论吕公著的谏诤思想及其成因[J];沧桑;2010年10期

10 朱正胜;;宋代试经剃度制度述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乾元;;《周易》“称名取类”的美学意义[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第十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大利;《华山碑》与清代碑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张一南;晚唐齐梁体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庄国瑞;北宋熙丰诗坛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晓红;宋代帖子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晓珊;历史地理视角下的王安石变法[D];北京大学;2011年

6 刘燕飞;苏轼哲学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柴国生;唐宋时期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何学森;论行书的形成与风格演变[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敏秀;中西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3年

10 蒋红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从汉字字体演进的外部因素比较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宇峰;宋代太学管理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肖三喜;包世臣书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艳红;汉字图形化的创造性显现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4 公薇娜;中学书法教育校本课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边学兵;狂怪不经 散僧入圣[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6 孙晓燕;高等院校书法装饰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7 朱帆;苏轼节令诗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吴坤培;陈奕禧书法观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乐乐;论宋代“队舞”对唐代宫廷舞蹈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曹,

本文编号:275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75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