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从国展看何绍基书风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8-26 18:59
【摘要】:清代是中国书法史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金石学的兴起,让碑学迅速发展,让唐代以前的碑刻成为大家竞相临习的对象,有了新取法对象,就有了新的审美追求,何绍基就是这个时期研究碑学的杰出代表书家,他的碑学实践对当时的书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何绍基成为了清代真正走向碑帖结合的第一人,在清代这样“尊碑抑帖”的时代,他在这样一个时代还可以保持自己最理智的判断,不因崇碑而废帖,站在更高的立场上来看待碑帖,很好的将碑帖融合在一起,最终走出一条碑帖结合的道路,使其作品兼具了碑的雄强魄力和帖的优雅韵味,何绍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成功的书法创新实践。何绍基不仅纠正了清代偏激的“崇碑观”,更是影响了很多清代的书家纷纷加入到碑帖结合的创作实践中。在当代书坛,随着大家对书法的深入研究,取法越来越多样化,不在局限在“二王”、米芾一路书风,有很多人将目光放在何绍基上面,以何氏书风面貌的作品出现在各类展览中,何绍基作为碑帖结合的集大成者,碑帖结合又是书法向前发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方向,被越来越多的书家认可接受,现在对何绍基研究的范围越来越大,资料也随之不断丰富,现已有多种角度研究何氏的学术论文,选取从第十一届国展的角度来分析,是因为中国书协举办的四年一次的全国书法展在当代是最有影响力的展览,2015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是离我们最近的一届,是最能反映出当今书坛的创作最新现状的,希望通过对第十一届国展的分析来看到何绍基书风对当代书坛的影响,也启示我们在当代书法研究中,应该如何去进行书法创新。本文试通过对第十一届国展的获奖入展情况、各种书体所占比例、受何绍基书风影响的作品件数以及所占比例、受其影响作者的相关经历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从中我们可以具体深入的了解到,何绍基书风对当代书坛的所产生的影响。除此之外,文章从何绍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何绍基与清代包世臣、赵之谦的碑学观的分歧,来看清代碑学发展的多样化。另外,文章还对何绍基的书学经历包括了:家庭、事业等方面做了系统的梳理,这些经历都是影响何绍基书风变化的重要因素。随后,作者从楷书、行草书、篆隶书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其书体的特征。最后,本文通过对十一届国展的分析谈了何绍基的创作实践给当代书坛带来的反思,然后结合自身谈谈自己对何绍基书的创作理念和创作实践的学习,以及个人对今后创作的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J292.1
【图文】:

何绍基,特色


图 1-2可的,也是最具何绍基特色和体现何绍基分遗意”在行草书中也得以体现。其行草拓、笔画浑厚等特点都被何绍基运用得淋行书中,使其更加圆润高古,在看何绍基籀气,中锋表现强烈,细看其作品以藏锋灵气十足。再加“回腕高悬”的独特执笔沉稳。的一件作品,曾临习不下百遍,也是我认表作,整幅作品既有帖的流畅灵动,又不,掺以北碑来表现。字的大小不断变化,

隶书,写法,篆隶,何绍基


图 1-3 是书写法。我在临习的过程中,深有体会,尤其在行尝试,用笔过程中,多以逆入为主,绞锋配合最后一竖,“牛”字最后一竖。而在书写过程中中段加以篆书笔法来完成从而使整幅字看起来3、沉实老辣、静穆虚灵的篆隶书何绍基一生将“篆分遗意”作为他创作过程更是下了苦功。何绍基中晚年开始对篆隶书进行书的用笔运用到了行草书和楷书当中,使得其行篆隶书的研究是十分具有深度和系统性的,晚年点,使其篆书沉实而不缺乏灵动。在习书过程中更加沉实,结体受到颜真卿的影响更加开张圆浑

何绍基,线条,隶书,下字


5,可以看出其意在加以篆书笔意,同样图 2-1的注意收笔,这样的线条显得高古浑厚,,如“百”字“君”字,这是在何绍基的中“音”字与何绍基隶书中“君”、“百”碑》,又似加以行书意味,使上下字产生作。图 2-3作品中单字与何绍基隶书对比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盈袖;何绍基书法及其书学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钱松;何绍基年谱长编及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805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05562.html

上一篇:万历印学分期研究  
下一篇:万经书法研究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