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笔意角度考察章草书风类型
【学位单位】:中国美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J292.1
【部分图文】:
意由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篆书的草化我们通常认为章草是由隶书的草写形成的,隶书作为正体书,而章草就是其草写,也称为“草隶”。 既然隶书草化后形成章草,于是就有一些学者们上推应该还有一种逻辑意义上的“草篆”,是正规的篆书(多指秦篆)的草写――有汉隶正隶,有秦篆正篆,于是有草体系统的“草隶”“草篆”。13篆书开始它的草化而形成草篆。之后,大致朝着两条道路分化开去:其一,继续简便和草率化并逐渐具有一定的草化法则,形成章草;其二,书写规范化,变小篆的圆转为方转(成为谬篆),并成为左右对称结构,即标准隶书。14在古代书法墨迹中,我们可以追溯到殷商朱书、墨书,其寥寥数字中显出拙朴、浑厚的点画形态。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指出,草化的现象在篆书时代就有了,如侯马盟书、楚简中的一些省简笔画和草率书写等。15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图 1)《温县盟书》(图 2)《仰天湖楚简》(图 3)《信阳楚简》(图 4)等文字改变了殷商时期朱书、墨书的笔画形态,呈草率之意。
意由来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一、篆书的草化我们通常认为章草是由隶书的草写形成的,隶书作为正体书,而章草就是其草写,也称为“草隶”。 既然隶书草化后形成章草,于是就有一些学者们上推应该还有一种逻辑意义上的“草篆”,是正规的篆书(多指秦篆)的草写――有汉隶正隶,有秦篆正篆,于是有草体系统的“草隶”“草篆”。13篆书开始它的草化而形成草篆。之后,大致朝着两条道路分化开去:其一,继续简便和草率化并逐渐具有一定的草化法则,形成章草;其二,书写规范化,变小篆的圆转为方转(成为谬篆),并成为左右对称结构,即标准隶书。14在古代书法墨迹中,我们可以追溯到殷商朱书、墨书,其寥寥数字中显出拙朴、浑厚的点画形态。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指出,草化的现象在篆书时代就有了,如侯马盟书、楚简中的一些省简笔画和草率书写等。15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图 1)《温县盟书》(图 2)《仰天湖楚简》(图 3)《信阳楚简》(图 4)等文字改变了殷商时期朱书、墨书的笔画形态,呈草率之意。
圭形的玉石片上。16《侯马盟书》《温县盟书》分别出土于山西侯马与河南温然不在一地,但用笔、体势都较为接近。整体文字以篆书为主,但部分文章草特征,字形化纵为横,用笔速度加快,显现出连贯性,并有圆转的笔露出草意。《温县盟书》比《侯马盟书》更为开张、随性,富有连贯性,草之韵。此外,在战国时期的各简书中也呈现出章草的影子,如《湖北随乙墓竹简》(图 5)《湖北云楚睡虎地秦简》(图 6)等字距较大,字形偏扁锋互用。此时的文字虽不能直接命名为章草,但章草的形态已经孕育在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长刚;;《地域书风展》[J];中国书法;2011年09期
2 盛诗澜;;元代书风的转型与特征[J];中国书法;2011年12期
3 张坤山;;一支充满活力、激情、创造精神的队伍[J];中国书法;2019年01期
4 王秀敏;;再论北宋“尚意”书风的成因[J];艺术科技;2019年04期
5 殷江林;;中原书风管见[J];美与时代(中);2019年08期
6 ;苏轼书风作品选[J];书法;2019年11期
7 曹雪钰;;徐渭晚年书风成因浅析[J];文教资料;2016年32期
8 陈焱;;博采而约取,借古而出新——略评牛家湘书法的文人气息[J];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04期
9 辛尘;;南北[J];江苏教育;2017年21期
10 张黔;;当代书法中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从“流行书风”、“丑书”到“墨迹表现”[J];书法赏评;201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磊;杨守敬对日本近代书风影响[D];中国美术学院;2014年
2 贺电;清代书法与政治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3 高远;新中国出土唐代楷书墓志书法风格研究[D];上海大学;2016年
4 汪世基;当代台湾书法创作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周峰;元明清赵孟頫书法的接受史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年
6 王守民;明郑—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地区碑派书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程渤;元代书法家群体与复古观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何薇;欧阳询书史形象建构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7年
9 彭志文;笺纸上的书法与设计[D];苏州大学;2016年
10 梅跃辉;“篆隶为本”书法观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宗学;清代嘉庆时期学习欧书的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
2 袁小捷;董其昌“淡”意书风及其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
3 严丽;北魏洛阳时期河东墓志书风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4 王玉璋;清末民初石鼓文书风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5 张一帆;唐代与清代的隶书范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9年
6 方莹;浅论苏轼手札书风对书法创作的启示[D];厦门大学;2018年
7 郑蕾蕾;从笔意角度考察章草书风类型[D];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
8 易佳人;褚遂良《伊阙佛龛碑》与初唐楷书书风的流变[D];中国美术学院;2019年
9 常猛;明末清初二王书风接受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9年
10 袁兴易;董其昌楷书艺术风格研究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运用[D];上海师范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7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847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