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陈宝琛书法艺术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0-12-12 22:58
  陈宝琛(1848-1935),作为末代帝师,在清末民初政治、文学、教育、实业、艺术、收藏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成就。其书法被时人称为“伯潜体”,名誉一时,时人以获得陈宝琛书法片纸只字为至宝。其书法以小楷和行书为代表,小楷清逸俊秀,上追“二王”下承“宋意”。行书俊逸简约,沉着稳健,在揉合欧阳询、柳公权之后,又吸收黄庭坚书法的诸多特点形成具自己独特面目的书法体势。对陈宝琛书法的研究要考虑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同时要结合他的为人以及他在文学艺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且还应考虑他作为末代帝师所具有的文化涵养和他自身所具有的优秀的人格品质等。研究陈宝琛的书法可以明显地发现其学书历程有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即陈宝琛遇贬归乡这一时间点。此一节点是其书法承前启后的关键点,此时陈宝琛的书法开始寻求变革,突破以往“馆阁体”的束缚开始寻求自己的面目。自这一转折点至其晚年,其学书一直保持着对于黄庭坚的专注,这是能够形成其“伯潜体”书法的重要原因。陈宝琛对于书法学习的突破和专注是其学书的优点,值得我们研究、借鉴和发扬。本文将着重分析陈宝琛对于黄庭坚书法的学习以及陈宝琛“伯潜体”书法的成因,尤重视其“字外功”对其书法艺术的影响。...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陈宝琛书法艺术研究与实践


陈宝琛像曾祖陈若霖,字宗觐,福建闽县人

士大夫,牌匾,宗祠,朝廷


图 2 螺江陈氏宗祠门梁悬挂牌匾陈宝琛童年时,其祖、父除以效忠朝廷教育他外,更对子孙灌输士大夫应有气节的思想道德观念。陈宝琛弟兄“每下塾”,其父陈承袭“必与言忠孝大昔贤名论”,“暇则与述祖德、庭训及道咸间所闻见士夫贤不肖行事,与夫名臣硕士言论风采”①勖以名节。这对陈宝琛进入仕途后坚持反侵略的爱国主又力图谏阻溥仪勿当日本侵略者的傀儡,坚持民族气节都有密切的关系。陈宝琛天资聪颖,好学勤奋。13 岁中秀才,18 岁中举人, 21 岁中进士,入庶吉士,22 岁授为翰林院编修,28 岁擢翰林院侍讲;33 岁以侍讲充日讲起补授右春坊右庶子、武英殿提调官;34 岁补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参与草拟诏机要事宜;35 岁派充江西乡试正考官,旋授江西学政;36 岁补授内阁学士兼衔。陈宝琛在短短十五六年飞黄腾达,青云直上,跻身词臣之列。此时的陈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的踌躇满志,还有京都宾朋满座,

溥仪,宣统元年,重获,故居


图 3 福州市陈宝琛故居宣统元年(1909),陈宝琛在乡蛰居二十五年之后,重获起用,并奉召入京,政院议员,补阁学原官,授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兼弼德院顾问大臣。①宣统三年(1911)五月,陈宝琛补授山西巡抚,还未来得及赴任便又改派为溥老师,同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覆灭。根据《清室优待条件》,陈宝琛仍在紫禁“清室小朝廷”授读,甘当遗老,坚定追随溥仪。1924 年冯玉祥“逼宫”把溥仪紫禁城。溥仪流亡天津,陈宝琛随后移居天津,每日授读如故。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罗振玉、郑孝胥加紧劝诱溥仪赴东陷区,陈宝琛听到消息后表示坚决反对,并与郑孝胥展开激烈辩论。但是被日本肥原花言巧语所迷惑的溥仪认为陈宝琛“忠心可嘉,迂腐不堪”。溥仪成为可耻儿皇帝”后,陈宝琛不顾年迈,三赴东北,但是都没有将溥仪从日本人的爪牙之回来。溥仪后来回忆说:“在我身边的遗老之中,他是最稳健谨慎的一个。当时的眼中,他是最忠实于我,最忠实于‘大清’的。在我感到他的谨慎已经妨碍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陈宝琛的“伯潜体”书风及真伪刍议[J]. 方文飞.  东方收藏. 2018(15)
[2]陈宝琛《行书七言联》[J].   老年教育(书画艺术). 2014(10)
[3]伤心最是近高楼——读陈宝琛书法[J]. 徐东树,黄小我.  福建艺术. 2013(05)
[4]林纾致陈宝琛手札考略[J]. 景献慧.  群文天地. 2012(02)
[5]陈宝琛书法艺术管窥[J]. 张帆.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硕士论文
[1]陈宝琛教育思想研究[D]. 何连海.福建师范大学 2011
[2]陈宝琛诗歌研究[D]. 赵腾腾.苏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29134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29134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b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