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势”与“拓而为大”——“掌指”“肘腕”之法要义寻绎
发布时间:2021-02-27 22:54
因字之大小差异对"二王"笔法的阐释衍绎出不同内涵,刘有定以"掌指""肘腕"法为论,掌指法之要义在尽势,凌空取势、拓开笔锋继之执运之变可锋势备全,拗腕左右转侧,兼具扭转之捩意,可尽"体势"之变。王铎"拓而为大"之论道尽肘腕之法的关键,展大书写中坚守"转之为体"而续羲献血脉不断,以"转之变化为用",使体势奇变、笔画延展之际婉而有节。合此可见字之大小差异间"二王"笔法衍绎的理路。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 2019,(16)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尽势』与掌指之法
一、『一拓直下』与尽『锋势』
二、『转左侧右』与尽『体势』
『拓而为大』与肘腕之法
一、『转』之体用变化与笔势之拓
二、自为伸缩与体势之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理异态 备体知用——碑派笔法衍绎的一个视角[J]. 李文灵. 中国书法. 2018(24)
[2]“一拓直下”笔法探微[J]. 袁锋.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3)
[3]分歧與動力——論王鐸與董其昌[J]. 薛龍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 2015(00)
[4]从“点画”到“线条”:论晚明书法的小大之变[J]. 薛龙春. 文艺研究. 2014(07)
本文编号:3054921
【文章来源】:中国书法. 2019,(16)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尽势』与掌指之法
一、『一拓直下』与尽『锋势』
二、『转左侧右』与尽『体势』
『拓而为大』与肘腕之法
一、『转』之体用变化与笔势之拓
二、自为伸缩与体势之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理异态 备体知用——碑派笔法衍绎的一个视角[J]. 李文灵. 中国书法. 2018(24)
[2]“一拓直下”笔法探微[J]. 袁锋. 美术教育研究. 2017(03)
[3]分歧與動力——論王鐸與董其昌[J]. 薛龍春.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研究. 2015(00)
[4]从“点画”到“线条”:论晚明书法的小大之变[J]. 薛龙春. 文艺研究. 2014(07)
本文编号:3054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05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