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汉代简牍书法形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2 18:10

  本文关键词:汉代简牍书法形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汉代书法在书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意义最为深刻的是“隶变”。我们从大量出土的汉代竹木简牍中可以窥见这一时期书法演变的真相。本文是从书体用笔的演变形态和风格形态入手进行总体性研究。因为两汉时期是书体演变复杂,笔法丰富,风格多样的历史阶段,这一时期的简牍书法墨迹继承秦代的书写,开启魏晋的书写,这期间也完成篆、隶、八分、草的字体形态。 本文先对两汉书法形成的内在原因(当时早期书法教育、书吏、书法家和书法理论推动),和书写的媒介(书写文具和书写材料的形制)进行分析,再对简牍书法的书写形态(字体形态、用笔形态、章法形态)和风格形态(随意的自然形态、继承书写的古朴形态夸张书写的简约形态、实用书写装饰形态、粗糙书写的精致形态)进行分类研究,最后对简牍书法墨迹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进行总结。
【关键词】:汉代简牍 书法形态 书写形态 风格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对象与目的10-15
  • 1.1.1 汉代简牍书法形态的界定10-14
  • 1.1.2 汉代简牍书法形态研究的目的14-15
  •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15-16
  • 1.3 研究的方法和途径16-17
  • 注释17-18
  • 第二章 汉代简牍书法墨迹形态发展的内在原因18-23
  • 2.1 汉代书法教育的推动18-20
  • 2.2 汉代书写者书吏的推动20-21
  • 2.3 汉代的书家和书法理论的推动21-22
  • 注释22-23
  • 第三章 汉代简牍书法墨迹的媒介23-31
  • 3.1 汉代的毛笔23-26
  • 3.2 汉代的砚和墨26-27
  • 3.3 简牍的材料和形制27-31
  • 第四章 汉代简牍书法的墨迹形态31-48
  • 4.1 篆书的墨迹形态33-35
  • 4.2 古隶的墨迹形态35-36
  • 4.3 隶书的墨迹形态36-38
  • 4.4 草书的墨迹形态38-40
  • 4.5 字体融合的墨迹形态40-44
  • 4.5.1 篆、隶合体40
  • 4.5.2 隶、楷合体40-42
  • 4.5.3 章草、今草合体42-44
  • 4.6 汉代简牍书法的主要用笔形态44-48
  • 4.6.1 篆引笔法形态44
  • 4.6.2 提按笔法形态44-45
  • 4.6.3 转折笔法形态45-48
  • 第五章 汉代简牍书法墨迹的风格形态48-55
  • 5.1 随意的自然风格形态48-50
  • 5.2 传承的高古风格形态50-51
  • 5.3 夸张的简约风格形态51-53
  • 5.4 实用的装饰风格形态53-54
  • 5.5 粗糙的拙朴风格形态54-55
  • 第六章 简牍书法墨迹的历史地位和影响55-58
  • 6.1 简牍书法墨迹历史地位55-56
  • 6.2 简牍书法墨迹形态影响56
  • 6.3 简牍书法墨迹形态对于当代书法创作的启示56-58
  • 参考书目58-59
  • 致谢59-60
  • 获奖情况60-61
  • 附录61-6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乾华;;传神写照——试论“写”是写意人物画的主线[J];书画世界;2010年01期

2 张蔚星;;吴门班头 一代宗师——南京博物院藏沈周绘画刍议(上)[J];书画世界;2010年03期

3 黄荣赤;;谈书法网络教学的可行性——以首届书法网络函授教学为例[J];书画世界;2010年04期

4 郑志刚;;《鲁潜墓志》略说[J];书画世界;2010年05期

5 李兴涛;;从曹操宗族墓砖看两汉砖文的书法价值[J];书画世界;2011年06期

6 曹启良;;论浮雕艺术的创作要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9期

7 鲁菁;熊威;玄璇;;现代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的契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8 秦琴;王伟;;论李煜的书法艺术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9 于明刚;;当代雕塑艺术的新语言——数字造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10 柴希;;从秦汉简牍中看书体笔法的演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严支胜;;图像时代写生意义再认识[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2 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的西王母仙界图式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如青;丁媛;;出土简帛涉医文献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鹤;;现代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色彩运用的美学原理研究[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赫赫;中国古代人物画“十八描”概念的历史演进与画史意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贾文丽;汉代河西军事地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马瑞;西北屯戍汉简文字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庄金秋;两晋与北方民族政权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吕红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文体观的生成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7 郭海燕;汉代平民教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闵胜俊;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周旭;“崩坏与重建”[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10 王子源;书法章法之于现代文字设计意义的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f替,

本文编号:320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20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7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