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三国两晋真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4:02

  本文关键词:三国两晋真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三国两晋是我国古代文字由隶书转化为真书的关键时期,真书体成熟以后,汉字不再演进,后世有的只是书法风格上的变化。三国两晋真书发展演变的过程,也是真书体逐渐成熟和正体化的过程。综合大量出土墨迹材料可见,早在东汉中后期,一种较简便、易书写的俗体就已在时人日常书写中广泛应用,当今的文字学家称之为“新隶体”,其中之规整者便是后世真书的雏形。“新隶体”的广泛使用不断冲击着汉代八分隶书,经发展演变,到三国时期,时人的手写字迹中就已经有趋于成熟的早期真书出现了。就笔法而言,早期真书与汉末“新隶体”乃一笔之转,只是三国真书初成,仍为日常应用的俗体。西晋设立“书博士”,并以钟繇真书等初具成熟规范的早期真书为范本传秘书和教小学,自此以降,真书逐渐代替八分隶书取得了正体地位,2004年湖南郴州苏仙桥出土了带有接近二王今体书法风格的西晋真书简牍,为西晋真书向正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实证。到东晋时期,王羲之、王献之等士人书家又对真书字体进行了艺术风格上的改进,形成了不同于钟繇书法风格的近体真书,且王献之更进一步,父子之间,又为今古。
【关键词】:三国两晋 真书 字体发展 风格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第一章 释“真书”14-22
  • 一、 真书的书体概念14-17
  • 二、 真书成熟的考察标准17-22
  • 第二章 三国两晋真书发展衍变的背景和特点22-33
  • 一、 三国两晋真书发展衍变的背景22-25
  • 1 、士人地位的优越与玄学影响下书法风尚的改变22-23
  • 2 、纸张广泛应用和书写工具的改进23-25
  • 二、 三国两晋真书发展衍变的分类特点25-33
  • 1 、士族阶层所写真书的先导性26-27
  • 2 、碑刻题铭真书的滞后性27-29
  • 3 、写经、佣书者所写真书的特殊性 2029-33
  • 第三章 三国真书的发展与成熟33-64
  • 一、 汉末 和三国前期“新隶体”的普遍应用33-46
  • 1 、“新隶体”的泛化33-45
  • 2 、“新隶体”与八分隶书及成熟真书之区别45-46
  • 二、 三国真书的发展与成熟46-53
  • 1 、曹魏墨迹材料所见真书46-48
  • 2 、孙吴墨迹材料所见真书48-53
  • 三、 三国写经真书53-58
  • 1 、曹魏写经所见真书53-55
  • 2 、孙吴写经辨伪55-58
  • 四、 钟繇真书58-64
  • 1 、钟繇“章程书”所指书体58-61
  • 2 、从钟繇真书看曹魏真书的发展61-64
  • 第四章 西晋真书的正体化64-81
  • 一、 从“书博士”的设立看西晋真书的正体化64-70
  • 1 、“书博士”设立的时间64-65
  • 2 、西晋以“钟、胡之法”传秘书、教小学65-70
  • 二、 西晋真书的发展进程70-72
  • 1 、西晋真书正体化的条件70-71
  • 2 、西晋真书发展衍变的两个阶段71-72
  • 三、 从出土实物墨迹看西晋真书的正体化72-81
  • 1 、楼兰西晋简纸文书73-77
  • 2 、湖南郴州苏仙桥 J10 西晋简牍77-81
  • 第五章 东晋真书艺术风格的演变81-93
  • 一、 东晋士人的尚书风气81-82
  • 二、 传钟法— —东晋早期真书82-85
  • 三、 变古形— —王羲之真书85-88
  • 四、 又为今古——王献之真书88-90
  • 五、 东晋工匠阶层书刻墓志真书90-93
  • 结语93-94
  • 参考文献94-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爱宗,,梁惠民;江西乐安县公溪镇出土窖藏钱清理简报[J];东南文化;1994年05期

2 梁(山献);执笔歌[J];青少年书法;2005年07期

3 黄任轲;评兰亭论辨中的隶书笔意说[J];临沂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4 张传谦;王小波;;书体丰繁的安南景兴通宝钱[J];安徽钱币;2008年01期

5 傅剑平;“真书”起源简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魏学峰;关于真书起源问题再考[J];四川文物;1990年06期

7 蒋善国;什么是行书[J];语文建设;1963年05期

8 韩盼山;论真、草之辩证关系[J];书画艺术;2003年04期

9 石衍丰;《枕中书》及其作者[J];宗教学研究;1986年00期

10 宋文京;真书无香[J];中国电子出版;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赓文;;介绍通辽出土的助国手辽钱——兼与于颖辉先生商榷[A];辽、金、西夏、元货币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2年

2 宋大川;;金陵遗址调查与研究[A];北京文物与考古第6辑[C];2004年

3 晏行文;;一枚罕见的合背钱[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4 陈丽新;;麻城市南宋钱窖出土北宋铜钱介绍兼谈北宋铜钱版别的划分[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五期[C];2006年

5 谷建华;;略述兵部营子村出土的历史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6 ;鉴! 戒!![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7 王刚;赵永芳;;巴林右旗巴彦琥硕窖藏古铜钱考[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8 陈丽新;;黄石市西塞山宋代钱窖出土的几枚珍钱[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一期[C];1999年

9 卫月望;;钱文辨认[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10 矢部仓吉;;《日本钱录》增补[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二辑)[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冯福田;宋刚和他的书法篆刻艺术[N];开封日报;2008年

2 艾蝶;接力社连推两部艺人写真书[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孙海悦;周杰伦郭敬明联手打造畅销“标配”[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4 万云;古币状元天眷通宝[N];中国商报;2007年

5 高菲;充实为美[N];文艺报;2007年

6 邹自振;沉古拙厚 别开生面[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夏雨菡;周晓枫带你入“仙境” 章子怡大卖写真书[N];中国邮政报;2006年

8 记者 姚贞;“品三国”未出版 “李鬼”先闹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代萍(接力出版社);把歌迷变成读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尹伊(甘肃);王羲之书评注解[N];中国艺术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广瑞;三国两晋真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孙栋;三国两晋书信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3 盛卫卫;南朝儒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4 刘恒章;何绍基、赵之谦行草书风格比较[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廖春水;《说文解字》牛部字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琼;隋代墓志铭所见女性人物典故及其女性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怀坦;包世臣书学思想探微[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枝铭;论唐代行书入碑[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三国两晋真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3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23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