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5:09

  本文关键词: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元前三世纪至纪元的西汉时期是书法艺术的形成期,各种新兴书体均已酝酿成形,如何抽绎出一条主线来诠释西汉书法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西汉书法史研究的一大瓶颈和关键所在。 官文书制度作为行政系统和政治制度的一部分,在西汉时期已经确立。20世纪以来,随着汉代简牍的大量出土,特别是在居延汉简和敦煌汉简里,含有大量地方基层官文书,为官文书的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然而作为西汉时期书法发展的主要承载体,有关官文书制度的书法史研究在学界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本文以官文书的运行方向作为分类的标准,将西汉行政系统中的官文书划分为:由皇帝向下级官府传达的文书、各级官府上奏皇帝的文书、官府间的往来文书、皇帝官府发往民间及民间上诉文书四种类别,其次将每种类别中涉及到的官文书书体情况加以论证,得出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具体情况为:“下行”书体中在“策书”的情况下使用“篆书”,仅在“免策”时,使用书体为“隶书”,其余“制书、诏书、戒书”均用“隶书”;“上行”书体使用以《史籀篇》为底本且非常接近于秦“小篆”的“篆书”——籀文;“平行”书体及官府民间通行书体均为“隶书”,偶见“章草”。简而言之,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遵循“以尊卑地位来决定使用书体之古今”的规则,是一种典型的崇古心理。 其后,本文厘清了“篆书”与“籀文”、“古文”的关系,得出“籀文”当为“石鼓文”、“古文”的上辈的结论,后世所谓的册封王侯使用的书体“篆书”仍然是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制度的延续;“善史书”风气也是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之一——篆书(籀文)在遭受冲击后的一个“副产品”。由于西汉官文书书体的运行机制,“隶书”成为西汉时期的主要使用书体,其应用范围及社会地位得到了极大地提升;从书法变革史来说,“隶书”是中国书法变革史上的最为重要的书体;从书体本身来看,正是西汉“隶书”书体的成熟与发展,最终促成了“八分”、唐隶、清隶以及现代隶书的大发展。“章草”经过规范与流便之后,向“今草”发展,“草书”书体在官文书应用领域萎缩后,却在艺术领域发扬光大。 最后简述了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制度的启示,包括对于书法史研究的贡献与当代社会的启示两方面。在书法史研究层面上,西汉时期,随着官文书的应用,各种书体不断演进与分化,直接导致了书法技法的核心——笔法的进化,使得书法笔法丰富化、精微化;在对当代社会启示的层面上,提出当代文字规范和西汉的“正字”观念在“内在理路”上具有延续性,我们应当培养对于文字的“神圣感”和“敬畏感”,应当为文字与书法的传承担当更多的责任。
【关键词】:官文书 运行书体 篆书 隶书 善史书 草书 笔法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3
  • 1.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状况简述9-11
  • 1.2 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思路及方法11-12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及意义12-13
  • 2 官文书的界定与分类13-19
  • 2.1 官文书的界定13-16
  • 2.2 运行书体及官文书的分类16-19
  • 3 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述略19-31
  • 3.1 西汉官文书的“下行”书体19-22
  • 3.2 西汉官文书的“上行”书体22-26
  • 3.3 西汉官文书的“平行”书体26-28
  • 3.4 西汉官府民间的通行书体28-31
  • 4 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对后世的影响31-41
  • 4.1 “篆书”书体对于后世的影响31-36
  • 4.2 “隶书”书体对于后世的影响36-37
  • 4.3 “草书”书体对于后世的影响37-41
  • 5 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制度的启示41-45
  • 5.1 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制度对于书法史研究的贡献41-42
  • 5.2 西汉官文书运行书体制度对当代社会的启示42-45
  • 6 结论45-47
  • 致谢47-49
  • 参考文献49-53
  • 图版引用53-55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傅振伦;;简策说[J];考古;1937年01期

2 张建国;试析汉初“约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谈“二年律令”与肖何的关系[J];法学研究;1996年01期

3 吴旺宗;;汉简所见“扁书”探析[J];兰州学刊;2006年07期

4 薛龙香;史书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2年03期

5 葛立斌;;“兰台令史”渊源考[J];兰台世界;2008年16期

6 王子今;;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史律》“学童”小议[J];文博;2007年06期

7 跃进;《独断》与秦汉文体研究[J];文学遗产;2002年05期

8 杨振红;;从《二年律令》的性质看汉代法典的编纂修订与律令关系[J];中国史研究;2005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鹏万;简牍帛书格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学标;两汉缪篆、科斗文、史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王玉t

本文编号:323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323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c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