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帖学书法状况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4-10-15 20:35
书法史上的刻帖风是源于唐而盛与宋,最终形成了帖学;习碑之风盛于清,最终形成了碑学。碑和帖共同构成了中国书法传统,两者各有不同的功用及审美特征。碑和帖谁优谁劣,本难定论,各取所长,方不失学书正道。清代碑帖之争其实也就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最终虽是碑学派占上风,但在具体实践上,两者最后是互取其长,碑帖结合,创造新的书风。从当时代表书家的作品来看,碑帖结合已经成为了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本文从清代碑帖学的历史概况入手,探究帖学没落的原因,以时间顺序梳理了碑学从傅山引出萌芽起,到阮元包世臣的发展壮大,再到康有为达到巅峰的历史概况。分析碑帖学各自的利弊,两相结合,以成功进行碑帖结合的书家为例,从三个方面总结碑帖结合的方式对书法创作的启示。为书法学习和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碑学和帖学书法述评
(一)清代初期的尚帖书风
(二)清代中晚期的尚碑思潮
二、清代碑帖结合型书法的启示
(一)碑帖之间取长补短
(二)为书法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三)避免片面极端的审美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07964
【文章页数】: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清代碑学和帖学书法述评
(一)清代初期的尚帖书风
(二)清代中晚期的尚碑思潮
二、清代碑帖结合型书法的启示
(一)碑帖之间取长补短
(二)为书法创作提供新的思路
(三)避免片面极端的审美取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07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007964.html
上一篇:书法专业研究生的日常书写实践——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