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始平公造像记》和《妙严寺记》的临写对心率变异性及情绪状态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6-15 21:06

  本文关键词:《始平公造像记》和《妙严寺记》的临写对心率变异性及情绪状态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楷书有多种风格,且各种风格间所表现出来的点画形质、个性气质及审美趣向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写不同风格的楷书会产生不同情趣和意味。书法跟音乐、传统养生保健气功一样,拥有“修身养性”、调节情绪的功效,练习书法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从不同风格楷书的临写对心率变异性和情绪状态的影响这个角度出发,选用了两种风格差异较大的楷书作品——“方正雄强”的《始平公造像记》和“圆润恬静”的《妙严寺记》,通过实验比较分析,发现这两种风格的楷书对心率变异性和情绪状态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临写“方正雄强”的《始平公造像记》偏重于提高迷走神经张力,更能使人处于平静的状态,更加符合情绪调节的要求和书法“修身养性”的功效,与心境状态相对应;临写“圆润恬静”的《妙严寺记》偏重于降低交感神经调节功能,更容易让人处于兴奋(或紧张)的状态,适合用于激活情绪,与激情状态相对应。
【关键词】:楷书 风格 心率变异性 情绪状态 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文献综述7-9
  • 2. 前言9-11
  • 2.1 关于选题9-10
  • 2.1.1 选题背景9
  • 2.1.2 选题依据9-10
  • 2.1.3 选题意义10
  • 2.2 研究方法10
  • 2.3 研究任务10-11
  • 3. 心率变异性(HRV)生理指标及其意义11-15
  • 3.1 HRV的定义11
  • 3.2 HRV的分析方法及指标11-12
  • 3.3 HRV与书法的关系12-15
  • 3.3.1 HRV在艺术心理学领域的应用12
  • 3.3.2 HRV与音乐12-13
  • 3.3.3 心电反应与书写的关系13
  • 3.3.4 书法的临写与创作对HRV的影响13-15
  • 4. 情绪、情绪状态与情绪调节15-18
  • 4.1 情绪的概念及成分15
  • 4.2 情绪状态15-16
  • 4.3 情绪调节16-17
  • 4.4 情绪状态与情绪生理调节17-18
  • 4.4.1 情绪状态与心率(HR)17
  • 4.4.2 情绪状态与皮电反应17-18
  • 5. 楷书的书法风格18-20
  • 6. 书法风格与情绪状态20-24
  • 6.1 书法风格与性格、性情20-21
  • 6.2 书法风格与情绪、情感21-22
  • 6.2.1 书法作品中的情绪与情感21-22
  • 6.2.2 书法创作和书法临摹中的情绪状态22
  • 6.3 楷书临写与情绪状态22-24
  • 6.3.1 不同书体间表达情绪情感的差异22-23
  • 6.3.2 临写不同风格楷书之间的情绪情感差异23
  • 6.3.3 实验临写对象的选取23-24
  • 7. 研究设计24-29
  • 7.1 实验法24-25
  • 7.1.1 实验被试24
  • 7.1.2 实验假设24
  • 7.1.3 实验仪器24-25
  • 7.2 实验设计25-26
  • 7.2.1 自变量25
  • 7.2.2 因变量25
  • 7.2.3 实验材料25-26
  • 7.3 实验步骤26-27
  • 7.3.1 准备工作26-27
  • 7.3.2 实验过程27
  • 7.4 对无关变量的控制27-29
  • 7.4.1 对环境变量的控制27-28
  • 7.4.2 对实验材料的控制28
  • 7.4.3 对被试变量的控制28-29
  • 8. 研究结果29-41
  • 8.1 《始平公造像记》和《妙严寺记》的临写对HRV的影响29-35
  • 8.1.1 HRV的测试结果及描述29-33
  • 8.1.2 结果分析与讨论——书写状态对HRV的影响33-35
  • 8.2 《始平公造像记》和《妙严寺记》的临写对情绪状态的影响35-39
  • 8.2.1 HR和SCL的测试结果及描述35-37
  • 8.2.2 结果分析与讨论——书写状态对情绪状态的影响37-39
  • 8.3 总结论39-40
  • 8.4 对研究结果的反思40-41
  • 9. 总结与展望41-43
  • 9.1 总结41
  • 9.1.1 创新之处41
  • 9.1.2 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41
  • 9.2 展望41-43
  • 参考文献43-45
  • 附录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双喜;包呼格吉乐图;;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大学生心率变异性时域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姜媛;林崇德;;运动员情绪调节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因素[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6期

3 王海民,阎克乐,张文彩;腹式呼吸和人格对心率变异性(时域)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3年06期

4 赵敬国;增量运动过程中心率变异性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1997年03期

5 孙宝柱;王焕亮;类维富;;心理干预对儿童麻醉诱导期焦虑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12期

6 钟运健,吴纪饶,郑松波;心率变异性在健康人群及其在体育运动中应用的研究概况[J];四川体育科学;2004年02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粟俊;李磊;钟力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群与心率变异性的实时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王克强;刘雪红;李川勇;;正常人深呼吸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闫晓霞;;心率变异性国际研究任务组工作简介[A];第三届心脏学会、第六届心功能学会及心功能杂志创刊1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96年

4 杨磊;王正伦;马春明;郑红燕;刘藏;丁嘉顺;;心率变异性与脑力、体力负荷关系的实验研究[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5 罗伟;缪东生;常英展;张志敏;郝虹;王旭平;何飞;周勇;;晕船病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6 张剑;万颖;杨小霞;;心率变异性与年龄关系的研究[A];全国疑难病症诊疗思路与方法研讨会第五届全国疑难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林仁勇;陈俊琦;肖慧玲;曲姗姗;黄泳;;正常人心率变异性研究概况[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8 刘迅雷;刘志强;;田径运动员心率变异性正常值及其重复性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9 董世莹;崔一凡;贾晓宁;申岱;王御栋;高毓阳;李川勇;;手术过程中麻醉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玉光;颜培实;;环境温度对猪心率变异性的影响[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柯萍;心率变异性的临床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琳;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室晚电位与心率变异性的临床分析[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姜吉琳;地理环境对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参考值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利敏;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影响因素分析[D];华北理工大学;2015年

4 丘培利;镇痛镇静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清儿茶酚胺变化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5 邓桂珠;电针内关、间使对恐惧情绪状态心率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6 于恩泽;脉率变异性替代心率变异性的可行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4年

7 林若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自然衰老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年

8 邓书;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皖南医学院;2015年

9 代慧玲;体育院校不同运动专项大学生心率变异性的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10 崔洁;华尔兹与恰恰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率变异性及平衡能力的影响[D];西安体育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始平公造像记》和《妙严寺记》的临写对心率变异性及情绪状态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34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534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