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过庭“善书者”之标准
发布时间:2017-06-19 22:05
本文关键词:论孙过庭“善书者”之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书法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浓缩地展现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独特魅力。“善书者”作为书法创作者的优秀代表,其称谓也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更。我国已发现的甲骨文是古代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也是水平较高的书法艺术,其作者“贞人”可以被视为最早的“善书者”;汉魏时,张芝已被韦诞称为“草圣”;唐代以书取士的科举制度使得书法空前繁荣,出现了“书圣”、“书家”;此后宋、元、明、清各代对“善书者”的称谓也都以“书家”为主;“五四”白话文运动前后出现了“书法家”的称谓。“善书者”称谓的变化是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的必然结果。 本文以孙过庭《书谱》作为切入口,对孙过庭及其《书谱》进行介绍,辨析了孙氏的名字、出生地、生卒年、生平事迹以及与《书谱》的相关信息。简要地阐述了孙过庭《书谱》中谢安、师宣官、邯鄣淳、崔瑗、杜度、萧子云、羊欣这七位“善书者”,深入分析《书谱》中张芝、钟繇、王羲之和王献之四个典型的“善书者”,分别从正心与修身、励志与勤学、承古与创新、专精与博涉、个性与真情五个方面总结孙过庭“善书者”之标准,并结合相关史籍材料加以重点论证,揭示孙氏心目中的“善书者”。最后,通过对中国书法家协会入会细则以及全国书法水平等级考试的分析,比较孙过庭“善书者”与现代“书法家”的异同,阐明孙过庭“善书者”之标准可为当今“书法家”提供参照与借鉴,这无疑对书法家自身修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理应引起当代书坛的重视。
【关键词】:孙过庭 善书者 书谱 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11
- 1.3 文献综述11-12
- 1.4 主要研究内容12-14
- 第二章 “善书者”溯源14-18
- 2.1 “善书者”起源14
- 2.2 “善书者”称谓的变化14-16
- 2.3 唐代对“善书者”的几种称谓16-18
- 第三章 孙过庭《书谱》与“善书者”18-32
- 3.1 孙过庭及其《书谱》18-23
- 3.1.1 孙过庭18-20
- 3.1.2 《书谱》20-23
- 3.2 孙过庭《书谱》之“善书者”概述23-24
- 3.3 孙过庭《书谱》之“善书者”典型24-32
- 3.3.1 张芝24-26
- 3.3.2 钟繇26-27
- 3.3.3 “二王”27-32
- 第四章 孙过庭“善书者”之标准32-44
- 4.1 “君子立身,务修其本”──正心与修身32-34
- 4.2 “张芝精熟,池水尽墨”──励志与勤学34-36
- 4.3 “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承古与创新36-38
- 4.4 “专工小劣,博涉多优”──专精与博涉38-40
- 4.5 “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个性与真情40-44
- 第五章 孙过庭“善书者”与现代“书法家”44-50
- 结语50-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56
- 附录 A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同印;;概谈唐代书法的历史地位[J];书法世界;2003年10期
2 田旭中 ,周浩然;对中国书法批评的反思和前瞻[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3 马国俊;论书法品评视角的审美定位及其延伸——兼评《书品》与《书谱》在书法品评史上的地位[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4 张荣庆;邱振中;刘恒;李胜洪;叶培贵;刘守安;秦永龙;倪文东;朱培尔;李一;杨涛;李卫;杨斌;;书法的当代标准[J];美术观察;2006年11期
5 崔伟;;当代书法评价标准散议[J];美术观察;2007年10期
6 宋华;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批评思维方式的特点[J];艺苑(美术版);1998年01期
7 董菱;;论析孙过庭的书法批评标准[J];文艺争鸣;201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农建南;中国传统书画批评“品”论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于敏;唐代书法品评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菲;张怀t厥榉ㄆ菲捞逑笛芯縖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孙过庭“善书者”之标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3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63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