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书法艺术教学

发布时间:2017-06-24 01:05

  本文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书法艺术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在全球的不断发展,如何更好的开展文化教学,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提高汉语的文化魅力、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起更多的海外学生对于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长足发展,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的问题。 作为中国文化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具中国特色的书法文化,自然也就成了对外文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外一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经开始尝试开设书法课程,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目前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要想取得书法国际教育的长足发展,除了大量的实践和经验之外,还需要有综合而完备的理论支持。因此,本文旨在对当前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书法艺术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并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上的借鉴和实践上的指导,从而为丰富和拓展汉语国际教育事业中的文化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书法 艺术 对外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4;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第一章 引论7-12
  • 1.1 影响语言传播的主要因素7-10
  • 1.1.1 政治因素7-8
  • 1.1.2 经济因素8
  • 1.1.3 军事因素8-9
  • 1.1.4 文化因素9-10
  • 1.2 汉语的推广需要和中国文化传播相辅相成10-11
  • 1.2.1 语言要传播,文化需先行10
  • 1.2.2 汉语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汉语对外传播的宝贵财富10-11
  • 1.3 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承担着推广汉语汉语和传播文化的双重任务11-12
  • 第二章 正论12-34
  • 2.1 书法艺术代表中国文化身份的集中体现12-15
  • 2.1.1 哲学思想方面12
  • 2.1.2 审美理念方面12-14
  • 2.1.3 自我表现与情感表达方面14
  • 2.1.4 自我修养与人格追求方面14-15
  • 2.2 书法艺术的国际教育的意义15-18
  • 2.2.1 书法艺术的国际教育能够更好地促进汉语的对外教育15-16
  • 2.2.2 书法艺术的国际教育具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举措16-17
  • 2.2.3 重视和对外传播书法艺术能够更好地捍卫中国文化主权17
  • 2.2.4 书法艺术的国际教育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17-18
  • 2.3 书法艺术在世界的的传播历史、现状及可行性研究18-22
  • 2.3.1 书法艺术在国外的传播和接受情况18-19
  • 2.3.2 书法的海外教育和接受现状方面,以韩国为例,主要有一下的情况19-20
  • 2.3.3 只要有条件,外国人是乐于学习书法并且能学好的20-21
  • 2.3.4 汉语国际教育界的书法教育现状21-22
  • 2.4 书画国际教育的实施原则和开展方法22-29
  • 2.4.1 传播中国文化重于教授技法,展示大国文化艺术形象22-23
  • 2.4.2 书法艺术教学应该辅助和促进汉语教学23
  • 2.4.3 将书法教育和学生品格教育结合23-24
  • 2.4.4 传承经典书法,注意科学创新24-26
  • 2.4.5 注意中西差异,实现灵活施教26-27
  • 2.4.6 临摹创作结合,定期汇报展览27
  • 2.4.7 笔者教学实践参考27-29
  • 2.5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建立完备的书法国际教育体系29-34
  • 2.5.1 建立从专业学位到孔子学院的师资培养和选拔体系30
  • 2.5.2 建立完备的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30-32
  • 2.5.3 建立以艺术孔子学院为中心的艺术教学与学术体系32
  • 2.5.4 建立完备的国际测试与审美评价体系32-34
  • 第三章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6
  • 致谢36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鑫;蒙古国留学生汉语写字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2 焦小玲;对外书法教学课程教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书法艺术教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76721.html

上一篇:吴丈蜀作品赏析  
下一篇:论唐代行书入碑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a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