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书法论文 >

论唐代行书入碑

发布时间:2017-06-24 02:07

  本文关键词:论唐代行书入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以行书作为入碑的书体,是研究碑刻书法艺术中重要的一种,与其他书体的碑刻作品有许多相同之处,同时又有其特殊性所在。行书入碑真正成热是在唐代.产生了较多行书入碑的书法碑刻作品。由于其所出现的时间,在整个的书法历史中,显得较为短暂,也因其作品的数量,远远比不上其他书体的碑刻数量(尤其是楷书),因此,在书法历史上的影响也稍有不及之处,较容易成为被人忽视的一个区域。但是,正是书法历史上绝大多数的碑文是由篆、隶、楷三种书体所写的,而唐代行书入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已有的格局。行书入碑不仅增添了碑的活泼气息,而且使得行书书体的表现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特征。从唐代的行书碑刻作品中,我们不仅仅能看到唐代行书发展趋向,更可以看出,行书除了在纸帛之上的表现,还可以在碑刻中得到发挥,这种书写载体的不同,也导致了书法风格上的差异,给了后代行书书法到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取法空间。
【关键词】:唐代书法 行书入碑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J292.1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目录7-9
  • 绪论9-11
  • 第一章 唐以前行书的发展状况11-15
  • 第二章 唐以前碑刻书法的发展概况及其与行书的关系15-21
  • 第一节 碑刻书法范围的界定15-16
  • 第二节 碑刻书法的字体演进16-21
  • 第三章 唐代行书入碑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产生的直接原因21-25
  • 第一节 唐代行书入碑发生的社会背景21-22
  • 第二节 唐代行书入碑产生的直接原因22-25
  • 第四章 唐代行书入碑25-45
  • 第一节 唐太宗及唐高宗、武后行书入碑25-29
  • 第二节 怀仁《集王字圣教序》与唐代行书入碑29-32
  • 第三节 李邕行书入碑书法32-35
  • 第四节 李邕之外的行书入碑名家35-40
  • 第五节 唐代沙门的行书入碑40-42
  • 第六节 唐代行书入碑特点及其与唐代书法的互相影响42-45
  • 第五章 唐以后行书入碑盛极而衰的原因45-47
  • 第六章 唐代行书入碑的意义47-49
  • 第七章 结论49-51
  • 附录一:正文附图51-53
  • 附录二:唐代行书碑刻简表53-55
  • 参考文献55-57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7-59
  • 致谢59-61
  • 个人简历61-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甘中流;;从怀仁《集王字〈圣教序〉》看行书发展的格局[J];书法世界;2004年12期

2 李洪智;李邕的行书艺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王梦笔;;浅论铭石体在唐代的流变原因[J];书法赏评;2011年02期

4 钱建华;;论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之推崇[J];中国书画;2006年04期


  本文关键词:论唐代行书入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6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76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c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