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对书法与诗文贯通一气的审美追求——以劲健雄浑之笔力为中心
本文关键词:朱熹对书法与诗文贯通一气的审美追求——以劲健雄浑之笔力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朱熹提出"字随年长"的书论观念,以为随着功力的加深与真气的充盈,文艺笔力亦逐渐走向老健。他在诗文、书法创作与批评实践中极力推崇雄健笔力,认为文艺作品劲健雄浑的笔力是对主体君子人格与高逸胸次的彰显,如此也便可以借推崇雄健笔力之机振起当时萎靡世风,此正是其功利文艺观的体现。从根源上说,朱熹对雄健美学的推崇亦有其扶阳抑阴的哲学思想与追摹君子人格的道德理想为支撑。最后,除雄健笔力外,他对书法与诗文贯通一气的审美追求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如萧散风神,中正体势和古雅气韵等,这些共同诠释了他意在"中和"的文艺美学追求。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朱熹 书论 文论 笔力 劲健雄浑
【分类号】:J292.1
【正文快照】: 理学自北宋兴起之后,逐渐成为整个时代的主流思潮,其影响深入书画诗词领域。虽然理学文艺观中有排斥文艺的倾向,但南宋时期的理学家主动调和了文道之间的对立关系,并没有在根本上摒除文艺,提出了“斯文即斯道”“艺即是道”等文艺主张。随着理学人物与文章之士交往的深入,集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万里;;朱熹文艺批评实践对主体人格的彰显[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9期
2 杨万里;;朱子文艺的萧散澹然之美[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张立文;朱熹美学思想探析[J];哲学研究;198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予超,张家合;《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冯莉;;汉晋诸子“论”体考述——以《文心雕龙·论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李永贤;;论廖燕“愤气说”的内涵及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鹿鸣;;《近思录》与《中庸》《大学》文本的内在同一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张振龙;;建安文人用典的创新特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束莉;;汉晋文化思潮演进中的谯郡夏侯氏家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8 卢东兵;;《文心雕龙·史传》的史学成就[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9 方兵;;史蕴诗文之心——钱钟书《左传》研究发凡[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贾名党;;柳宗元与刘禹锡接受屈赋管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鄂启科;;生命的共感——布依族情歌赋、比、兴探微[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4 邹本涛;;旅游情感新论[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曹美娜;;论“器”[A];儒学与二十一世纪文化建设:首善文化的价值阐释与世界传播[C];2007年
6 张学智;;王夫之对明代严刑峻法的批判——以《尚书引义·舜典》为中心[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七辑)[C];2010年
7 张静;;中华吟诵的前生今世——兼论吟诵在语文教育普及的必要性[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8 李洲良;;诗之兴:从政教之兴到诗学之兴的美学嬗变[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9 陈启仁;;“雕龙之道”与“雕虫之艺”——论刘勰、裴子野文学思想之渊源及其异同[A];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C];2009年
10 郝永;;往者虽旧,余味日新——以《宗经》篇为例论《文心雕龙》在大学教学上的意义[A];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3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7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一鸣;西汉用《诗》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张丹;《东方朔集》校注[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慧;佛教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赵忠煜;萧瑟人生的凌云健笔[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宋海燕;薛道衡诗文笺注与考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林颖;文学创作中文体深隐原因探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王洪军;陆机诗歌情感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莫砺锋;论朱熹关于作家人品的观点[J];文学遗产;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生;六朝书论中的“骨”论[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2 吴家驹;浅析古代书论校注中的若干问题[J];书画艺术;2002年04期
3 朴之;;中科大与日本书论研究会书法交流活动侧记[J];书法之友;2002年12期
4 胡舟;“意象”在文论书论中的概念变迁与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9期
5 胡舟,王先意;“意象”在文论和书论中的概念变迁与比较[J];理论月刊;2004年09期
6 张运礼;;中国古代书论中的人格象征论思想管窥[J];戏剧文学;2006年06期
7 邱世鸿;;试论朱熹理学书论的二重性及其价值[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2期
8 孙本杰;王若罡;;古代书论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新学术;2007年04期
9 陈石军;;中国古代书论“以人喻书”范畴的发展进程[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0期
10 柳国良;;传统书论的学术研究语境[J];书法赏评;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郑敏惠;;古代书论审美语词“气”之语义分析与溯源[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黄国华;;蔡襄书法及书论[A];蔡襄学术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纪念蔡襄诞辰99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记者 木戈;化古书论为书法创作的营养[N];中国艺术报;2002年
2 张瑞田;作家的书论[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孙宜才;书法治乱与朱复戡书论[N];东方早报;2013年
4 王家葵;《民国书论精选》勘误[N];东方早报;2011年
5 儒子;《古书论选释》(二)出版[N];中国艺术报;2002年
6 彭爱林;怎样上好写字课[N];黔西南日报;2010年
7 刘正强;一本自出机杼的书论力作[N];云南日报;2002年
8 王世征;复古主义的代表 道学书论的标本[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华海镜;历代书论的抽象思维[N];美术报;2003年
10 岳崇 全国政协委员 陕西省书协副主席;书法拒绝真丑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邱世鸿;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2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3 熊沛军;王世贞书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鹿芸薇;宋代书论“俗”义之辨析[D];河北大学;2008年
2 徐和勇;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古今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大龙;晚清书论中的涩笔与平直[D];西南大学;2010年
4 梁艳;欧阳修书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孙鸣晨;汉魏六朝书论形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陈白羽;曾国藩书论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陈名生;刘熙载草书论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8 张炳麟;书法“势”论[D];河南大学;2014年
9 刘元良;玄学与六朝书法[D];四川大学;2006年
10 金美兰;从西汉马圈湾简牍看早期草书的发展[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朱熹对书法与诗文贯通一气的审美追求——以劲健雄浑之笔力为中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8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hufayishu/478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