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强化新华文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新加坡文学评论与研究生存状态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汕头大学》 2011年
论王润华诗歌的美学追求
李玉辉
【摘要】:王润华是海外华文文学诗人中的重要一员,他的诗歌渗透着浓浓的人类情怀,此一情怀以与自然相融合的自由精神为出发点,并且以之为归依。围绕自然‐自由精神,王润华有他独特的精神传统,即以司空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文明中与自然相融合的自由的生命精神。他的诗歌正是从这一方面展开的,其后殖民诗歌也是这一精神的进一步发展。诗人深刻体验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技术与社会技术统治。由这一困境出发,王润华走出了一条诉求自由、揭露技术暴力、返回大地的诗歌之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7.2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立;华文文学后殖民批评的可能性及限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2 杨剑龙;论王润华的华文自然山水诗[J];抚州师专学报;1996年04期
3 赵国泰;眉批狮诗——新加坡王润华、淡莹、南子、杜红诗作丛谈[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4 南治国;新马华文文学的本土性建构——以王润华的相关论述为中心[J];华文文学;2005年01期
5 王润华;;文化属性与文化认同:诠释世界华文文学的新模式[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翁奕波;论新加坡当代华文新诗审美传统主体的移位[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润华;;论世界华文文学之形成——从中国文学传统到海外本土文学传统[J];学术研究;1991年05期
8 南治国;本真的诗人情怀 宏阔的学术视野——王润华教授与比较文学[J];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02期
9 古远清;强化新华文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新加坡文学评论与研究生存状态考察[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王德威;;华语语系文学:边界想像与越界建构[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爱金;王润华现代华文文学观的论述与实践[D];复旦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盖光,陈湘君;“解放想象力”:创造《聊斋》的“美学向度”[J];蒲松龄研究;2001年01期
2 李占伟;;视觉霸权反思与多重审美感知重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3 林颐;;“自我”的两个维度——读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4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刘镇清;从语言的当代性看翻译的文体选择[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8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0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程光炜;;一个被重构的“西方”——从“现代西方学术文库”看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廖全京;;存在之镜与幻想之镜——读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张舒;;从加缪的《局外人》看理性对人的禁锢与异化作用[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马艳霞;庄勇;;促进贵州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对策初探——基于社会科学管理的视角[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金才;;中日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隔膜[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9 黄旦;;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对西方大众传播者研究历史的解读[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10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黄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宋明珠;米兰·昆德拉小说叙事形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健;雅克·拉康的文学伦理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徐惠娴;符号学视域下的《华尔街日报》中英文网站报道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古远清;方修:马华文学史研究第一人[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周兆呈;腹中有诗气自华——访新加坡作家协会会长王润华博士[J];江海侨声;1999年14期
3 王列耀;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文化个性[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4 沈奇;秋后算帐——1998:中国诗坛备忘录[J];诗探索;1999年01期
5 陈本益;中国新诗的文化根源[J];诗探索;2000年Z2期
6 周宁;侨民文学·马华文学·新华文学——试论新加坡华文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1期
7 杨瑞仁;域外学者关于沈从文与世界文学比较研究述略[J];文学评论;2002年06期
8 南帆;文学史与经典[J];文艺理论研究;1998年05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强化新华文学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新加坡文学评论与研究生存状态考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6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15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