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
本文关键词: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作者:赵园
《文学评论》杂志因其所处位置,也因杂志创刊以来所作大量工作,而获得了公认的权威性。但一个时期以来,学术文化界的活跃诸种学术刊物、出版物的出现,使其权威性遭遇了挑战。这本不是坏事。某些学术机构、刊物的权威地位的丧失,或许正可视为学术的独立地位加强的征兆。对此,我想到的并非“权威重建”,而是作为一家有其重要性(或曰被认为“重要”)的学术刊物,怎样体现学术规则,以对学术成果的尽可能准确的衡量,提高刊物质量,推进学术发展。
《光明日报》)1996年l月13日,刊载了三十七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发表的《正确评价基础研究成果》一文,虽有学科类型的不同,该文仍可为人文学科评价学术成果提供借鉴。在这一方面,国外的有关经验也值得参考。《中国文化》第八期(1993年6月)刊有旅美学人有关“学术规则”的一组笔谈,其中《论文的发表(阎云翔)一文介绍了国外学术刊物所实行的“同事审稿制度”。该文说,这一制度之所以受人推崇,是因其“将发稿大权分散于许多专家手中,同时又使审稿程序制度化,尽可能地减低人际关系的影响”。在此“制度”下,刊物虽设有编委会,但“执行编辑一般只有一位{大型刊物会有编辑助理)。编辑直接向出版商或专业学术机构负责”;“编辑本人并不决定是否采用某篇论文”,“普遍的做法是:编辑审阅来稿,进行分类,筛选掉质量太差的稿子然后将其余来稿的作者名字和单位一一隐去,再寄给有关专家审稿。每位编辑手中都掌握一个长长的学者名单以保证任何稿件都可以得到本专业的专家评审。”我们的情况恰恰相反:“编辑队伍”庞大,有行政干预,却难得听到“专家”的声音。该文最有意思的,是对上述制度作用于学术研究的情况的描述。我们是否也应切实考察一下,我们所实行的制度的实际功效,其对于学术研究的正面与负面作用?
在正常条件下学术界有代换(尤其“前沿”),而出版、编辑系统则相对稳定。在此情况下为克服自身知识老化,适应学术发展的需要,尤应建立相应的制度。就《文学评论》而言,由专家组成的编委会,长期以来仅被作为名誉机构,并未发挥应有的功能。这家刊物能否将听取所内外学者专家的意见制度化呢?倘若这一方面有所改进对于国内类似性质的刊物,势必有示范意义并为推进学术规范的建立起积极作用。
我所属的一代,曾为《文学评论》所“扶植”,我本人对这家刊物是怀着感激的。也因而希望其在与“时尚”保持距离的同时,维持与有关各学科的密切联系,对于学科的研究动向、学科内部结构的调整,对学科研究热点、所讨论的问题有及时的把握;继续打开窗口,增进与国外学术界的对话与交流;以刊物的面貌(而非止以“地位”)吸引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尤其希望其瞩目“新人”,以保持生机,如其八十年代曾经作过的那样。这本应成为《文学评论》的“传统”。当然,,学术成果的质量非可用人的“新”、“旧”衡量。但反映不断更新中的学术界面貌,确也有赖对此的敏感的吧。
对《“后实践美学”质疑》的质疑
作者:杨春时 自从关于超越实践美学的讨论开展以来,被称为“后实践美学”的诸美学学派兴起,打破了实践美学的一统天下,中国美学已经出现了多元发展的格局。这场讨论尚未终...[详细]
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
作者:赵园 《文学评论》杂志因其所处位置,也因杂志创刊以来所作大量工作,而获得了公认的权威性。但一个时期以来,学术文化界的活跃诸种学术刊物、出版物的出现,使其权威性遭...[详细]
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代序)
作者:杨绛 我谨以眷属的身份,向读者说说钱钟书对《钱钟书集》的态度。因为他在病中,不能自己写序。 他不愿意出《全集》,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全部收集。他也不愿意出《...[详细]
对《宋代詩人短論十篇》的意見
作者:曹道衡編輯同志: 讀了《文学研究》一九五七年第一期上发表的錢鍾書先生的《宋代詩人短論十篇》以后,我觉得有些意見需要提出来。 錢先生学术思想中形式主义似乎頗为严...[详细]
对《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的商榷
作者:徐珂内容提要 本文反对把欧美文学作为核心准则为20世纪中国文学定性的做法,反对忽视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特殊形态和性质;主张文学分期应放于世界文学大系统中,在实践中用...[详细]
对《红楼梦》研究的几点意见
作者:吴世昌 一、考证完全必要,反对考证是懒汉思想。考证目的在求真。清人已懂得科学考证,我们不能退步。材料整理要谨严。 同时,要承认《红楼梦》是小说,不是历史。 对...[详细]
对《对〈宋诗纪事补正〉的几点意见》的意见
作者:王若 钱锺书先生的巨制《宋诗纪事补正》(以下简称《补正》),今年初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人们还在细细品读这部大书时,忽见上海《文汇报》学林版(2003年6月15日)刊载...[详细]
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中几个问题的商榷
作者:厉向君内容提要 黄修己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是一部构思新颖、实证严谨的好教材。但其中几个问题值得商榷。其中,以“四大绳索”的压迫概括祥林嫂悲剧原因不准...[详细]
对《宋诗纪事补正》的几点意见
作者:陈福康 写下这个题目,说实话,也有几分犹豫,几分惶恐。 我对钱钟书先生,怀有极崇敬的高山仰止般的心情。翘盼已久的《宋诗纪事补正》,上个月终于问世,我立即购置一部,兴奋不...[详细]
对《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写作时间考辨》的几点质疑
作者:杨栩生内容提要 《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载吕华明先生《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写作时间考辨》一文,吕文提出了《为宋中丞自荐表》作乾元三年二三月的新说法。本文就此...[详细]
《生命册上》 序
作者:唐弢 中国散文种类繁多,清朝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将它分为十三类,流行一时, 曾国藩在《经史百家杂抄》里稍事压缩,重加梳理,作十一类。以后社会变革,文体更易,有的门类如“...[详细]
评杜书瀛《李渔美学思想研究》
作者:党圣元关键词 《李渔美学思想研究》(杜书瀛著) 杜书瀛先生的《李渔美学思想研究》一书,新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推出,就笔者所了解的范围而言,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部全面...[详细]
学术规范与学术人格
作者:党圣元 学术规范的建立是意在形成和强调一种供学术群体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标准。从本质上来说,其属于价值的范畴,也就是说学术规范即为学术价值规范。 学术规范与学术...[详细]
论文学艺术评价的文化性与国际性
作者:高建平内容提要 文学评价中曾经存在过普遍主义的、进化论的标准;也存在过相对主义的、文化封闭主义的标准。面对相对主义与普遍主义的两极对立,笔者持一种在文化交往中...[详细]
中国诗歌押韵的起源
作者:周锡内容提要 本文认为,诗与散文同时诞生,但韵文的出现却远远后于散文。虽然商代已出现同字(音)相协的“前押韵”形式,但同韵相协这种真正的押韵形式乃萌芽于商周之际,而成...[详细]
本文关键词: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3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24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