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终结论批判
发布时间:2021-03-13 15:12
意识形态终结论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个西方理论思潮。这一理论思潮宣称“意识形态的终结”,认为意识形态的时代已经过去,具有总体性意义的意识形态、作为社会变革方式的激进革命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已经终结。意识形态终结论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对抗背景下,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观念反映,是冷战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表达,其理论的虚假性与片面性昭然若揭。今天,作为一个理论思潮,意识形态终结论虽然已经过去,但是这一思潮的变种和余声仍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不断出现,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性,攻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因此,认清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真面目并给予彻底批判,仍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本文在全面梳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现实背景、理论渊源的基础上,深入揭示出了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内容与内在悖论。本论文分三部分详细展开分析与论证:第一部分,梳理和分析了意识形态终结论兴起的历程、现实背景和理论渊源。意识形态终结论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理论思潮。自希尔斯在1955年米兰会议上提出“意识形态激情的终结”后,对“意识形态是否终结”的争论日益激烈。雷蒙·阿隆、李普塞特、丹尼尔·贝尔...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问题的缘起
2、国内外研究综述
3、研究思路
第1章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兴起
1.1 意识形态终结论概述
1.1.1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兴起与效应
1.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现实背景
1.2.1 冷战时代的观念表达
1.2.2 对集权主义的恐惧与批判
1.2.3 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1.2.4 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
1.3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渊源
1.3.1 西方中心主义
1.3.2 自由主义
1.3.3 科学主义
第2章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内容
2.1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概念
2.1.1 “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
2.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思想前提
2.1.3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思想特征
2.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社会革命观
2.2.1 阶级矛盾淡化,社会走向趋同
2.2.2 革命已成过去,改良主义更有前途
2.2.3 “现实的解放”的社会追求
2.3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实质
2.3.1 否定马克思主义
2.3.2 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2.3.3 对资本主义现实的辩护
第3章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内在悖论
3.1 意识形态是否终结?
3.1.1 意识形态终结的论断
3.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性
3.1.3 意识形态没有终结
3.2 价值能否中立?
3.2.1 以实证社会学的方法追求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
3.2.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资产阶级价值观
3.2.3 价值追求与价值立场的悖论
3.3 马克思主义是否终结?
3.3.1 意识形态终结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
3.3.2 意识形态终结论者不得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力量
3.3.3 马克思主义不曾终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一种意识形态视角[J]. 沈江平. 东南学术. 2019(02)
[2]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J]. 程彪. 学习与探索. 2015(12)
[3]“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四大悖论及批判[J]. 沈江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4]现代化、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研究——西方社会学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演化[J]. 刘少杰. 江海学刊. 2010(04)
[5]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J]. 孙正聿. 哲学研究. 2010(05)
[6]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发展的三个阶段[J]. 张秀琴.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5)
[7]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抑或在场[J]. 沈江平. 东南学术. 2008(04)
[8]马克思意识形态科学性的当代价值[J]. 杨艳春. 山东社会科学. 2007(11)
[9]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J]. 孙正聿. 哲学研究. 2007(09)
[10]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三大理论误区辨正[J]. 梁建新. 理论探索. 2007(03)
本文编号:3080448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1、问题的缘起
2、国内外研究综述
3、研究思路
第1章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兴起
1.1 意识形态终结论概述
1.1.1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兴起与效应
1.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现实背景
1.2.1 冷战时代的观念表达
1.2.2 对集权主义的恐惧与批判
1.2.3 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
1.2.4 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
1.3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渊源
1.3.1 西方中心主义
1.3.2 自由主义
1.3.3 科学主义
第2章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内容
2.1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概念
2.1.1 “意识形态”概念的流变
2.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思想前提
2.1.3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思想特征
2.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社会革命观
2.2.1 阶级矛盾淡化,社会走向趋同
2.2.2 革命已成过去,改良主义更有前途
2.2.3 “现实的解放”的社会追求
2.3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实质
2.3.1 否定马克思主义
2.3.2 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2.3.3 对资本主义现实的辩护
第3章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内在悖论
3.1 意识形态是否终结?
3.1.1 意识形态终结的论断
3.1.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意识形态性
3.1.3 意识形态没有终结
3.2 价值能否中立?
3.2.1 以实证社会学的方法追求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
3.2.2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资产阶级价值观
3.2.3 价值追求与价值立场的悖论
3.3 马克思主义是否终结?
3.3.1 意识形态终结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
3.3.2 意识形态终结论者不得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力量
3.3.3 马克思主义不曾终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一种意识形态视角[J]. 沈江平. 东南学术. 2019(02)
[2]意识形态批判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J]. 程彪. 学习与探索. 2015(12)
[3]“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四大悖论及批判[J]. 沈江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4]现代化、后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意识形态研究——西方社会学意识形态研究的历史演化[J]. 刘少杰. 江海学刊. 2010(04)
[5]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J]. 孙正聿. 哲学研究. 2010(05)
[6]马克思意识形态论发展的三个阶段[J]. 张秀琴.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8(05)
[7]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终结抑或在场[J]. 沈江平. 东南学术. 2008(04)
[8]马克思意识形态科学性的当代价值[J]. 杨艳春. 山东社会科学. 2007(11)
[9]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J]. 孙正聿. 哲学研究. 2007(09)
[10]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思潮三大理论误区辨正[J]. 梁建新. 理论探索. 2007(03)
本文编号:30804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080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