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记》美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1 10:09
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活动培养教育者审美力和创美力的教育方式,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的。自引入我国以来,学者们将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对美育的研究稳步发展,成果颇丰。然而由于不同民族哲学传统与文化背景的差异,美育在中国的研究始终存在一些学理上的问题,难以脱离“以西释中”的倾向。若要构建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审美教育理论体系,则必须回到本民族哲学文化体系中对“美”的关照。关于中国文化中的“美”,劳承万先生认为是中国人追求内心道德所获得的审美性的愉悦,即对“仁义礼智”的践行并随之获得的快乐,体现着“圣人与我同类”的人格理想;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须通过相应的教化手段。因而,中国文化的审美教育研究必须并植根于“礼乐教化”的理论与实践,特别是“乐教”——集中体现中国传统美育观念的艺术教化方式。基于此,笔者选择了《礼记·乐记》(下文简称《乐记》)为研究中国传统美育理论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乐记》所谈的“乐”并非单指音乐,而是综合诗、乐、舞一体的艺术活动,是先秦统治者们进行“乐教”的主要方式。而《乐记》则是基于以儒家为主的先秦诸子对礼乐关系的探讨和统治者们的社会教育实践,从“乐”的美学出发...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的意义
一、《乐记》美育之源:“心性文化”与礼乐传统
(一)以“心”所统摄的义理观念体系
1.类比感悟及纲目结构:
2.“心—四端—五伦”的道德范式
(二)儒家美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美育意识的觉醒
2.先秦儒家的礼乐观念及实践
二、《乐记》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独特性
(一)美育目标:君子人格的自觉养成
1.“乐”的内涵及感化作用
2.培养“知乐”的君子
3.美育目标的独特性: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二)美育途径:“礼乐相和”的教化方式
1.对立互补的“礼乐教化”
2.以乐教为重点
3.美育途径的独特性:合规范的审美过程
(三)美育实践:“制礼作乐”以移风易俗
1.“乐”与政治、伦理的关系
2.“作乐”“施乐”的实践准则
3.美育实践的独特性: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
三、《乐记》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乐记》美育思想的理论建构意义
1.对美育本体论的革新
2.对美育功能论的突破
3.对“大美育观”的规正
(二)《乐记》美育思想的教育实践意义
1.美育与德育的分离和互利
2.建设完善校园审美文化
(三)《乐记》美育思想的社会推广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曾繁仁中和美育观的当代意义[J]. 袁敬娜. 戏剧之家. 2015(05)
[2]《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J]. 张雪敏. 南都学坛. 2010(05)
[3]通古启今 以乐为教——《乐记》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崔凌榣.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6)
[4]“致乐以治心”——论古典《乐记》的美育思想[J]. 姜岩,李立平. 艺术百家. 2007(06)
[5]儒学乐论及美育思想[J]. 李志超. 教育与现代化. 2006(04)
[6]《诗学》与《乐记》美育思想之比较[J]. 贺桂兰.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7]孔子与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J]. 杨家友,李燕群. 船山学刊. 2005(04)
[8]感性教育:美育的现代性命题[J]. 杜卫. 浙江学刊. 1999(06)
[9]谈谈人文教养与人文学科[J]. 叶朗. 中国高等教育. 1996(03)
[10]审美教育略谈[J]. 杨恩寰.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3(01)
本文编号:3131062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四)研究的意义
一、《乐记》美育之源:“心性文化”与礼乐传统
(一)以“心”所统摄的义理观念体系
1.类比感悟及纲目结构:
2.“心—四端—五伦”的道德范式
(二)儒家美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美育意识的觉醒
2.先秦儒家的礼乐观念及实践
二、《乐记》美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独特性
(一)美育目标:君子人格的自觉养成
1.“乐”的内涵及感化作用
2.培养“知乐”的君子
3.美育目标的独特性: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二)美育途径:“礼乐相和”的教化方式
1.对立互补的“礼乐教化”
2.以乐教为重点
3.美育途径的独特性:合规范的审美过程
(三)美育实践:“制礼作乐”以移风易俗
1.“乐”与政治、伦理的关系
2.“作乐”“施乐”的实践准则
3.美育实践的独特性: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
三、《乐记》美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乐记》美育思想的理论建构意义
1.对美育本体论的革新
2.对美育功能论的突破
3.对“大美育观”的规正
(二)《乐记》美育思想的教育实践意义
1.美育与德育的分离和互利
2.建设完善校园审美文化
(三)《乐记》美育思想的社会推广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曾繁仁中和美育观的当代意义[J]. 袁敬娜. 戏剧之家. 2015(05)
[2]《礼记·乐记》的乐教思想[J]. 张雪敏. 南都学坛. 2010(05)
[3]通古启今 以乐为教——《乐记》的音乐美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J]. 崔凌榣.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06)
[4]“致乐以治心”——论古典《乐记》的美育思想[J]. 姜岩,李立平. 艺术百家. 2007(06)
[5]儒学乐论及美育思想[J]. 李志超. 教育与现代化. 2006(04)
[6]《诗学》与《乐记》美育思想之比较[J]. 贺桂兰.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7]孔子与席勒的美育思想比较[J]. 杨家友,李燕群. 船山学刊. 2005(04)
[8]感性教育:美育的现代性命题[J]. 杜卫. 浙江学刊. 1999(06)
[9]谈谈人文教养与人文学科[J]. 叶朗. 中国高等教育. 1996(03)
[10]审美教育略谈[J]. 杨恩寰.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1993(01)
本文编号:3131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3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