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无为思想对《史记》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4-11 13:37
道家无为思想自老子首次阐发,经过文子、列子、庄子、稷下黄老以及汉初诸子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无为的本义并非毫不作为,而是不违背抗拒客观现实力量,顺应事物本然而为。从汉初至武帝一朝,政治学术发生巨大嬗变,但道家无为思想尚未完全退潮,依旧影响着社会生活和文学创作的各个方面。司马谈以道家立身行事,司马迁自小深受道家精神的育养沾溉,而李陵事件也使得无为思想占据其精神世界一隅,成为司马迁实现自我救赎的最佳方式。统观《史记》全文,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受到了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思想内容上的承续,包括治国和治身两个方面。前者讲求顺应客观时势,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体察人事根本,依道行事作为,与天理伦常并行不悖,实行宽约清简的经济、法律和军事政策,创造政清人和的盛世局面。后者则认为人应当谦和慈弱,不自恃矜夸,骄蹇不驯,尽量敛藏锋芒,不与人争,又要知足知止,坚持适当适度的原则,适时放弃声名利禄,不过分沉沦于嗜欲享受,才能全命保真。具体说来,一是《史记》多采道家者言,转引《老子》《庄子》等典籍中的无为理论言辞,“太史公曰”也多评说无为意旨大略;二是司马迁以无为思想为切入点,或...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一)涉及道家无为思想对司马迁政治观影响的研究
(二)涉及道家无为思想对司马迁人生观影响的研究
(三)涉及道家无为思想对《史记》创作艺术影响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司马迁与道家无为思想论议
第一节 道家无为思想释义
第二节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生平遭际
一、时代回响
二、家学渊源
三、个人生平
第二章 道家无为思想与《史记》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史记》对道家无为言辞的引用与化用
第二节 《史记》中时政人生的“无为”标记
一、综观治道,借“无为”论得失
二、品评人物,以“无为”喻褒贬
第三章 道家无为思想与《史记》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朴实质素、敦厚圆融的表现手法
一、道家无为之朴
二、古直隽永、佻达磊落的写人与构图
三、佶屈鄙朴、真率粗俭的文法创制
第二节 简洁凝练、精妙绝伦的叙事与议论
一、道家无为之简
二、化繁为简、文理明见的叙事策略
三、点题扼要、直中本旨的论赞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史记》“太史公曰”中的道家观[J]. 王晴. 文艺评论. 2017(02)
[2]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抒情性[J]. 王晴. 文艺评论. 2016(10)
[3]论道家思想在《史记》中的发展[J]. 朱国芬.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4]论司马迁笔下的张良及其思想来源[J]. 董少堃.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2)
[5]司马迁的庄学研究及其意义[J]. 刘洪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6]《史记》的叙事特点及小说因素分析[J]. 刘新生. 齐鲁学刊. 2011(02)
[7]对《史记·五帝本纪》中以黄帝为始缘由的浅析[J]. 崔文. 法制与社会. 2009(23)
[8]司马迁对黄老思想的接受与发展[J]. 韩兆琦,陈金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9]《史记》的抒情方式论略[J]. 郭春林. 船山学刊. 2009(02)
[10]从《史记·循吏列传》看司马迁所受黄老学影响[J]. 陈金霞. 求索. 2009(03)
博士论文
[1]汉武新政背景下的文学嬗变研究[D]. 张学成.曲阜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文学表现[D]. 王晴.辽宁师范大学 2017
[2]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D]. 路雪莉.郑州大学 2007
[3]《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D]. 高志明.广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31347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一)涉及道家无为思想对司马迁政治观影响的研究
(二)涉及道家无为思想对司马迁人生观影响的研究
(三)涉及道家无为思想对《史记》创作艺术影响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司马迁与道家无为思想论议
第一节 道家无为思想释义
第二节 司马迁所处的时代与生平遭际
一、时代回响
二、家学渊源
三、个人生平
第二章 道家无为思想与《史记》的思想内容
第一节 《史记》对道家无为言辞的引用与化用
第二节 《史记》中时政人生的“无为”标记
一、综观治道,借“无为”论得失
二、品评人物,以“无为”喻褒贬
第三章 道家无为思想与《史记》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朴实质素、敦厚圆融的表现手法
一、道家无为之朴
二、古直隽永、佻达磊落的写人与构图
三、佶屈鄙朴、真率粗俭的文法创制
第二节 简洁凝练、精妙绝伦的叙事与议论
一、道家无为之简
二、化繁为简、文理明见的叙事策略
三、点题扼要、直中本旨的论赞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史记》“太史公曰”中的道家观[J]. 王晴. 文艺评论. 2017(02)
[2]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抒情性[J]. 王晴. 文艺评论. 2016(10)
[3]论道家思想在《史记》中的发展[J]. 朱国芬.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06)
[4]论司马迁笔下的张良及其思想来源[J]. 董少堃.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2)
[5]司马迁的庄学研究及其意义[J]. 刘洪生.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6]《史记》的叙事特点及小说因素分析[J]. 刘新生. 齐鲁学刊. 2011(02)
[7]对《史记·五帝本纪》中以黄帝为始缘由的浅析[J]. 崔文. 法制与社会. 2009(23)
[8]司马迁对黄老思想的接受与发展[J]. 韩兆琦,陈金霞.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9]《史记》的抒情方式论略[J]. 郭春林. 船山学刊. 2009(02)
[10]从《史记·循吏列传》看司马迁所受黄老学影响[J]. 陈金霞. 求索. 2009(03)
博士论文
[1]汉武新政背景下的文学嬗变研究[D]. 张学成.曲阜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道家思想与《史记》的文学表现[D]. 王晴.辽宁师范大学 2017
[2]司马迁文学思想研究[D]. 路雪莉.郑州大学 2007
[3]《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D]. 高志明.广西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31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3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