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辰鱼戏曲创作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10:19
梁辰鱼是明中叶著名的戏曲作家,他对戏曲发展做出的最大贡献是自觉按照昆山腔的格律创作《浣纱记》,自梁氏以后,大量的戏曲作家开始使用昆山腔的格律写传奇剧本,积极推动了昆曲艺术的发展,使昆剧在戏剧发展史上大放异彩。在梁辰鱼戏曲创作思想研究方面,目前对梁辰鱼戏曲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浣纱记》的研究,对杂剧《红线女》研究较少,因此从总体上归纳总结梁辰鱼创作思想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本文以梁辰鱼现存的戏曲作品《浣纱记》和杂剧《红线女》为主要研究对象,《鹿城诗集》和《江东白苎》中收录的诗歌、散曲为补充材料,从综合的、整体的角度阐述梁辰鱼戏曲创作观念,使梁辰鱼的研究深化一步。本文第一章从“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交游’对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影响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因素。第二章着重论述梁辰鱼戏曲创作的文学观,梁辰鱼十分重视戏曲的抒情性特征,所作戏曲集“文学性”与“舞台性”于一身,透露出作者雅中见俗的戏曲审美观。同时,梁辰鱼批判了粗制滥造的南戏改编戏,认为戏曲改编应该取其精华,尊其本质。第三章梁辰鱼以史实为依据,在前人创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对《浣纱记》和《红线女》的分析,探究梁辰...
【文章来源】: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交游”对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影响
一、远游而兴思
二、广交天下友
第二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文学观
第一节 文学性和舞台性兼重
一、对戏曲创作文学性的重视
二、对戏曲创作舞台性的重视
第二节 雅中见俗的审美观
第三节 对南戏改编的补偏救弊
第四节 重视戏曲的抒情性
第三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史剧观
第一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
一、《吴越春秋》历史题材演变
二、《红线女》历史题材演变
第二节 古为今用的历史题材选择
一、借古讽今
二、借古抒己
第四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女性观
第一节 《浣纱记》和《红线女》中的女性形象构建
一、下层女子形象的塑造
二、西施形象的多样性
第二节 “重女轻男”的思想倾向
第三节 男权视野下的女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辰鱼的昆曲中州韵[J]. 陈益. 寻根. 2017(03)
[2]梁辰鱼和“大梁王侯”交游考[J]. 庄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3]21世纪以来梁辰鱼研究述评[J]. 弓静. 戏剧之家. 2016(10)
[4]临去秋波那一转——《浣纱记》尾声赏析[J]. 甘子超. 艺海. 2013(05)
[5]梁辰鱼西游考略——兼论《甲寅感怀二首》[J]. 黎国韬.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6]论梁辰鱼的史学追求及文艺思想[J]. 黎国韬. 艺苑. 2011(04)
[7]《浣纱记》中范蠡人物形象分析[J]. 张帆.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1(03)
[8]《浣纱记》艺术再探[J]. 黎国韬,龙赛州.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9]从《浣纱记》看古代戏曲的男权视角[J]. 罗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梁辰鱼生卒年及《浣纱记》创作年代考[J]. 黎国韬.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硕士论文
[1]从《浣纱记》、《红线女》管窥梁辰鱼思想[D]. 商华.重庆师范大学 2010
[2]梁辰鱼《浣纱记》的文化精神阐释[D]. 赵耀.北京语言大学 2007
[3]梁辰鱼诗歌与戏剧研究[D]. 颜玉屏.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51577
【文章来源】: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士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交游”对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影响
一、远游而兴思
二、广交天下友
第二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文学观
第一节 文学性和舞台性兼重
一、对戏曲创作文学性的重视
二、对戏曲创作舞台性的重视
第二节 雅中见俗的审美观
第三节 对南戏改编的补偏救弊
第四节 重视戏曲的抒情性
第三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史剧观
第一节 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
一、《吴越春秋》历史题材演变
二、《红线女》历史题材演变
第二节 古为今用的历史题材选择
一、借古讽今
二、借古抒己
第四章 梁辰鱼戏曲创作的女性观
第一节 《浣纱记》和《红线女》中的女性形象构建
一、下层女子形象的塑造
二、西施形象的多样性
第二节 “重女轻男”的思想倾向
第三节 男权视野下的女性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梁辰鱼的昆曲中州韵[J]. 陈益. 寻根. 2017(03)
[2]梁辰鱼和“大梁王侯”交游考[J]. 庄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6(02)
[3]21世纪以来梁辰鱼研究述评[J]. 弓静. 戏剧之家. 2016(10)
[4]临去秋波那一转——《浣纱记》尾声赏析[J]. 甘子超. 艺海. 2013(05)
[5]梁辰鱼西游考略——兼论《甲寅感怀二首》[J]. 黎国韬.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6]论梁辰鱼的史学追求及文艺思想[J]. 黎国韬. 艺苑. 2011(04)
[7]《浣纱记》中范蠡人物形象分析[J]. 张帆.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1(03)
[8]《浣纱记》艺术再探[J]. 黎国韬,龙赛州.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9]从《浣纱记》看古代戏曲的男权视角[J]. 罗姣.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梁辰鱼生卒年及《浣纱记》创作年代考[J]. 黎国韬.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硕士论文
[1]从《浣纱记》、《红线女》管窥梁辰鱼思想[D]. 商华.重庆师范大学 2010
[2]梁辰鱼《浣纱记》的文化精神阐释[D]. 赵耀.北京语言大学 2007
[3]梁辰鱼诗歌与戏剧研究[D]. 颜玉屏.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51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51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