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门关》佛性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7 07:50
《无门关》是由南宋临济宗杨岐派禅师无门慧开编纂的,篇幅短小却意蕴深刻的公案集。在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禅林产生广泛影响,而国内鲜有人研究。本文通过对《无门关》中重点公案内容进行分析,提炼出了与佛性密切相关的几个主题。包括佛性与本心,顿悟见性的方法以及解脱成佛的境界等,来探究其中的佛性思想。首先疏通公案内容的原意,查取其源流,将公案内容置于完整的语境下分析。其次,对比慧开所持观点与历代祖师的异同。在此之上,做出自己的定位分析。书中涉及很多与佛性相关的意象,如“本来面目”,“主人公”,“自家宝藏”等。与之相对应的公案包括不思善恶、达摩安心、岩唤主人、国师三唤、清税孤贫等。关于顿悟见性的方法,主要包括言和行两大方面。言强调“不可说”,而对于如何是佛的回答千差万别而又有共性,不落言筌。如离却语言、三座说法、洞山三斤、云门屎橛、庭前柏树等;行则是通过行为意象来体现机锋。涉及到的公案包括俱胝竖指、南泉斩猫。《无门关》的公案选取精当,体现出禅宗最本质的思想内涵。因此虽然此书篇幅较小,但是对于佛性思想的把握是由浅入深,以简御繁的。《无门关》能在众多公案集中脱颖而出有两个重要原因,其一是公案的选取贴近禅宗主...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慧开禅师与《无门关》
第一节 从文字禅到看话禅
第二节 慧开生平概略
第三节 《无门关》的成书缘起与体例
第二章 佛性与本心
第一节 “本来面目”之探寻
一、当下直解而不思善恶
二、安心与心安
第二节 “主人公”之反观
一、自我主体的追问
二、他人的外部唤醒
第三节 “自家宝藏”之发掘
一、“孤贫”之双关意义
二、“宝藏”与“我”见的关系
第三章 顿悟见性的方法
第一节 “如何是佛”问题的消解
一、“第一义”不可说
二、泯除分别的案例象征
第二节 行为意象的诠释
一、竖指与砍指的机锋
二、斩猫与头顶草鞋的妙用
第四章 解脱成佛的境界
第一节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第二节 智不是道与平常是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公案、话头的“虚言”属性[J]. 朴慧承.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宋代文字禪、看話禪與禪教關係[J]. 洪修平. 佛教文化研究. 2016(02)
[3]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及其生态意趣[J]. 李存周. 琼州学院学报. 2016(03)
[4]宗杲的看话禅及其对士大夫习禅学的疏导[J]. 麻天祥. 宗教学研究. 2016(01)
[5]“趙州勘婆”——一樁例示以隱密作爲信息傳遞的公案[J]. 連馬丁,楊行健. 佛教文化研究. 2015(01)
[6]大慧宗杲禅师颂古创作研究[J]. 张培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7]“性起”、“性具”、“心具”——华严、天台、禅宗佛性论的形而上学考察[J]. 杨虎. 船山学刊. 2013(02)
[8]大慧宗杲批评默照禅为“邪禅”的实质[J]. 周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9]论“以无念为宗”的三重展开[J]. 丁建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公案禅时代的大慧宗杲禅法革新[J]. 刘鹿鸣. 佛学研究. 2012(00)
博士论文
[1]大慧宗杲看话禅之“疑情”研究[D]. 吴容锡(Oh Yongsuk).南京大学 2011
[2]圆悟克勤禅学思想研究[D]. 魏建中.武汉大学 2010
[3]宋代临济禅思想的发展演变[D]. 闫孟祥.河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大慧宗杲禅师思想研究[D]. 胡金伟.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63086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慧开禅师与《无门关》
第一节 从文字禅到看话禅
第二节 慧开生平概略
第三节 《无门关》的成书缘起与体例
第二章 佛性与本心
第一节 “本来面目”之探寻
一、当下直解而不思善恶
二、安心与心安
第二节 “主人公”之反观
一、自我主体的追问
二、他人的外部唤醒
第三节 “自家宝藏”之发掘
一、“孤贫”之双关意义
二、“宝藏”与“我”见的关系
第三章 顿悟见性的方法
第一节 “如何是佛”问题的消解
一、“第一义”不可说
二、泯除分别的案例象征
第二节 行为意象的诠释
一、竖指与砍指的机锋
二、斩猫与头顶草鞋的妙用
第四章 解脱成佛的境界
第一节 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
第二节 智不是道与平常是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公案、话头的“虚言”属性[J]. 朴慧承.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宋代文字禪、看話禪與禪教關係[J]. 洪修平. 佛教文化研究. 2016(02)
[3]马祖道一“平常心是道”及其生态意趣[J]. 李存周. 琼州学院学报. 2016(03)
[4]宗杲的看话禅及其对士大夫习禅学的疏导[J]. 麻天祥. 宗教学研究. 2016(01)
[5]“趙州勘婆”——一樁例示以隱密作爲信息傳遞的公案[J]. 連馬丁,楊行健. 佛教文化研究. 2015(01)
[6]大慧宗杲禅师颂古创作研究[J]. 张培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7]“性起”、“性具”、“心具”——华严、天台、禅宗佛性论的形而上学考察[J]. 杨虎. 船山学刊. 2013(02)
[8]大慧宗杲批评默照禅为“邪禅”的实质[J]. 周瑶.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9]论“以无念为宗”的三重展开[J]. 丁建华.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公案禅时代的大慧宗杲禅法革新[J]. 刘鹿鸣. 佛学研究. 2012(00)
博士论文
[1]大慧宗杲看话禅之“疑情”研究[D]. 吴容锡(Oh Yongsuk).南京大学 2011
[2]圆悟克勤禅学思想研究[D]. 魏建中.武汉大学 2010
[3]宋代临济禅思想的发展演变[D]. 闫孟祥.河北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大慧宗杲禅师思想研究[D]. 胡金伟.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163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163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