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16:10
经中国古代德治主义浸润的中国传统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蕴含着丰富的具有行政伦理意味的管理思想。立足当下行政伦理思想体系,挖掘史上圣贤的行政伦理思想,以古为鉴、古为今用,有利于加强当代行政伦理体系的建设,对提高我国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顾炎武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他素称清代经学之祖,一生著作颇丰,《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等最具代表,其中蕴含了丰富且具有实用价值的行政伦理思想,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首先对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形成进行论述,然后从君德论、吏治论和修身论几个方面对其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评价,并总结了行政伦理思想的特征。最后着重分析了其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行政人员道德修养、更好理解德治和法治相结合、民族复兴人人有责和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中所蕴育的现代价值,为我国当代行政伦理制度建设提供思想资源。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我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产生源头
一、夏商—西周:行政伦理思想的萌芽
二、春秋战国:行政伦理思想的源头
第二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渊源
一、孔孟之学的奉行
二、程朱理学的反思
三、经世之学的熏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顾炎武的生平及其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顾炎武的生平事迹
一、顾炎武的家世
二、参加复社时期
三、投身抗清斗争
四、晚年孤身北游
第二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统治阶级的内忧外患
二、经济: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
三、社会:明清更迭的社会变迁
四、文化:满汉文化的剧烈冲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人主之德,莫大乎下人”的君德论
一、君、臣、民政治平等观
二、“必以厚生为本”的民生观
第二节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吏治论
一、“奖廉惩贪,以名为治”的治吏观
二、“登崇重厚之臣,抑退轻浮之士”的用人观
第三节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的修身论
一、“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廉耻观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
三、“计厚薄,度亲疏”的人格平等观
四、“博学于文”的务实为学观
第四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特征
一、求真务实,经世致用
二、民族意识,爱国情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评析及现实价值
第一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评析
一、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人主之德,莫大乎下人”: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关怀
二、“正人心,厚风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三、“以名为治”:更好理解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四、“行己有耻”:加强行政人员的品行道德修养
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化为“民族复兴,人人有责”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顾炎武经学思想的时代性[J]. 张京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8(06)
[2]顾炎武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王义,李园园.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3]浅析顾炎武的“天下观”[J]. 袁晨凯. 中国校外教育. 2018(03)
[4]顾炎武忧患意识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J]. 李敏. 改革与开放. 2017(24)
[5]顾炎武对宋学的取舍[J]. 何俊. 哲学研究. 2017(10)
[6]顾炎武《廉耻》:引史论而层层深入推理[J]. 孙绍振. 语文建设. 2017(16)
[7]试论顾炎武的豪杰人格[J]. 陈友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8]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本义考论——从梁启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谈起[J]. 王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9]略论顾炎武的“仁义”观——以《日知录》“正始”条为中心[J]. 田丰. 孔子研究. 2016(06)
[10]顾炎武居鲁时期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考察[J]. 万昌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顾炎武政治哲学研究[D]. 欧阳斐.湖南师范大学 2013
[2]公私视域下的明末政治思想研究[D]. 侯长安.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清初三礼学[D]. 林存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经史互动:顾炎武研究《春秋》经的特点[D]. 郭鑫鑫.淮北师范大学 2018
[2]顾炎武政治哲学研究[D]. 杨钦.大连理工大学 2017
[3]顾炎武民本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 邢培政.江苏师范大学 2017
[4]顾炎武的“众治”思想及其启示[D]. 李轶岚.青海师范大学 2017
[5]顾炎武经世思想初探[D]. 杨司凯.山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22697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我国传统行政伦理思想的产生源头
一、夏商—西周:行政伦理思想的萌芽
二、春秋战国:行政伦理思想的源头
第二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渊源
一、孔孟之学的奉行
二、程朱理学的反思
三、经世之学的熏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顾炎武的生平及其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顾炎武的生平事迹
一、顾炎武的家世
二、参加复社时期
三、投身抗清斗争
四、晚年孤身北游
第二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政治:统治阶级的内忧外患
二、经济: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
三、社会:明清更迭的社会变迁
四、文化:满汉文化的剧烈冲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第一节 “人主之德,莫大乎下人”的君德论
一、君、臣、民政治平等观
二、“必以厚生为本”的民生观
第二节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吏治论
一、“奖廉惩贪,以名为治”的治吏观
二、“登崇重厚之臣,抑退轻浮之士”的用人观
第三节 “行己有耻,博学于文”的修身论
一、“士大夫之无耻,是谓国耻”的廉耻观
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
三、“计厚薄,度亲疏”的人格平等观
四、“博学于文”的务实为学观
第四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特征
一、求真务实,经世致用
二、民族意识,爱国情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评析及现实价值
第一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评析
一、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
二、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第二节 顾炎武行政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
一、“人主之德,莫大乎下人”:树立以人为本的民生关怀
二、“正人心,厚风俗”: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三、“以名为治”:更好理解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四、“行己有耻”:加强行政人员的品行道德修养
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化为“民族复兴,人人有责”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顾炎武经学思想的时代性[J]. 张京华. 长沙大学学报. 2018(06)
[2]顾炎武的社会治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J]. 王义,李园园.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3]浅析顾炎武的“天下观”[J]. 袁晨凯. 中国校外教育. 2018(03)
[4]顾炎武忧患意识与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育[J]. 李敏. 改革与开放. 2017(24)
[5]顾炎武对宋学的取舍[J]. 何俊. 哲学研究. 2017(10)
[6]顾炎武《廉耻》:引史论而层层深入推理[J]. 孙绍振. 语文建设. 2017(16)
[7]试论顾炎武的豪杰人格[J]. 陈友乔.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8]顾炎武“亡国”与“亡天下”本义考论——从梁启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语谈起[J]. 王进.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1)
[9]略论顾炎武的“仁义”观——以《日知录》“正始”条为中心[J]. 田丰. 孔子研究. 2016(06)
[10]顾炎武居鲁时期国家政治体制思想的考察[J]. 万昌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博士论文
[1]顾炎武政治哲学研究[D]. 欧阳斐.湖南师范大学 2013
[2]公私视域下的明末政治思想研究[D]. 侯长安.中国政法大学 2011
[3]清初三礼学[D]. 林存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0
硕士论文
[1]经史互动:顾炎武研究《春秋》经的特点[D]. 郭鑫鑫.淮北师范大学 2018
[2]顾炎武政治哲学研究[D]. 杨钦.大连理工大学 2017
[3]顾炎武民本政治哲学思想研究[D]. 邢培政.江苏师范大学 2017
[4]顾炎武的“众治”思想及其启示[D]. 李轶岚.青海师范大学 2017
[5]顾炎武经世思想初探[D]. 杨司凯.山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226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22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