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道枢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8:12
《庄子》是先秦时期兼具思想性与文学性的道家典籍,庄子的道论思想是庄子哲学的核心内容。在《齐物论》中,庄子提出了“道枢”一词对齐物之论进行概括,“环枢”思想是庄子道论思想的重要部分,“道枢”与“环枢”思想的也是庄子生命哲学的内在理路。本文共分为三大章,第一章为本文的主要部分,在阐明“道枢”的古今释义的基础上,从分析文本着手论述,本文认为庄子从“吾丧我”立论,讨论了精神方面情态的对峙,个人与自然外物的对峙,人言与是非的对峙,名相与自然事物的对峙,而庄子认为知“道”途径就是消除此前的种种彼此对立,此即是“道枢”的意义所在。最后,本文从庄子的“气”论与“物化”的角度分析,认为“环中”是“虚而不化”的精神境界。第二章讨论了庄子思想中外在的知识与内在的大道真知以及在“道枢”视域下的真人形象,真人能做到“内不化”,从而复归自然本性,在不同的语境下,圣人能“治”,而神人能达到与道冥合、生化万物的境界。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如何达到环中之境,即庄子的执其“环中”的途径,包括以“虚”为主的心斋,以及“坐忘”与在社会中的道德修养理论,本章重点在对于《庄子》中梦境的解读,通过“梦”这一特殊的角度,将“忘我”、“坐忘...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道枢:重构存在
第一节 道枢思想的源起
第二节 道枢思想的历代阐释
第三节 环枢之境:虚而不化
第二章 道枢与物我的本真境界
第一节 物与道的真知境界
第二节 真人之生命境界
第三章 道枢与工夫论:枢环相化
第一节 心斋
第二节 坐忘与庄子之梦
第三节 德充于内,物应于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东美视野下的庄子哲学[J]. 郭继民. 管子学刊. 2020(01)
[2]论庄子的“环中”思想[J]. 李刚.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3]从《山木》联系“内篇”看庄子的处世哲学及其演变[J]. 赵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技”“道”之思——庄子“技进于道”的默会之维[J]. 王亚波. 青海社会科学. 2019(01)
[5]论《庄子》的哲学翻译——以《齐物论》为例[J]. 朱舒然.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01)
[6]略述《庄子》“齐物”的四种思路[J]. 李凯. 哲学研究. 2017(08)
[7]从“齐物”与“物物”的矛盾化解看庄子哲学的主体性思想[J]. 陶悦. 哲学研究. 2015(12)
[8]《庄子》“物化”思想论析[J]. 王向清,周蓉. 哲学研究. 2015(06)
[9]作为哲学家的庄子[J]. 任博克,郭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10]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J]. 郭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本文编号:3231535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一章 道枢:重构存在
第一节 道枢思想的源起
第二节 道枢思想的历代阐释
第三节 环枢之境:虚而不化
第二章 道枢与物我的本真境界
第一节 物与道的真知境界
第二节 真人之生命境界
第三章 道枢与工夫论:枢环相化
第一节 心斋
第二节 坐忘与庄子之梦
第三节 德充于内,物应于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方东美视野下的庄子哲学[J]. 郭继民. 管子学刊. 2020(01)
[2]论庄子的“环中”思想[J]. 李刚.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3]从《山木》联系“内篇”看庄子的处世哲学及其演变[J]. 赵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4]“技”“道”之思——庄子“技进于道”的默会之维[J]. 王亚波. 青海社会科学. 2019(01)
[5]论《庄子》的哲学翻译——以《齐物论》为例[J]. 朱舒然.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9(01)
[6]略述《庄子》“齐物”的四种思路[J]. 李凯. 哲学研究. 2017(08)
[7]从“齐物”与“物物”的矛盾化解看庄子哲学的主体性思想[J]. 陶悦. 哲学研究. 2015(12)
[8]《庄子》“物化”思想论析[J]. 王向清,周蓉. 哲学研究. 2015(06)
[9]作为哲学家的庄子[J]. 任博克,郭晨.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5(04)
[10]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J]. 郭齐勇.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本文编号:32315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3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