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0 13:53
笛卡尔被誉为近代西方哲学之父,是17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哲学体系重构了形而上学,提倡人的主体性,崇尚理性之光,倡导利用理性去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笛卡尔将其毕生的精力用于探寻知识的确定性原则,只为了能给科学世界提供坚实可靠的根基。笛卡尔所著的《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方法论》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体系和理论思想,是他一生的心血和追求所在。笛卡尔为了使形而上学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倡导人们依靠自身理性的力量去寻求知识的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必须清除一切可疑的、不确定的认识,由此笛卡尔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天赋观念思想。天赋观念使运用哲学的方法探讨思维方式成为了可能,这一思想研究结果在整个哲学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要明晰这些影响的各个方面就必须梳理出相关的思想脉络和结构,才能准确的把握其中的深刻含义和笛卡尔赋予这些哲学思想的期望。虽然天赋观念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无处不在,遗憾的是笛卡尔并没有将这些零散混乱的思想整合起来,没有明确给出天赋观念的概念。而且在他的著作中经常会出现许多与天赋意思相近的词语,因此也产生了很多误解和争论,他没有将天赋观念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条理性的学说体系。...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 天赋观念论的哲学史背景
第一节 柏拉图“回忆说”与“灵魂不灭”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
第二章 笛卡尔天赋观念的两层含义
第一节 直接呈现的天赋观念
第二节 潜在的天赋观念
第三章 天赋观念的等级
第一节 天赋的观念
第二节 感觉的观念
第三节 广延的观念
第四章 笛卡尔天赋观念理论的回应与启示
第一节 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第二节 莱布尼茨对天赋观念的新辩护
第三节 笛卡尔天赋观念理论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笛卡尔的表征主义问题[J]. 叶斌. 世界哲学. 2019(05)
[2]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与可设想论证[J]. 贾克防. 哲学研究. 2019(03)
[3]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论析[J]. 胡啟斌. 黑河学刊. 2018(05)
[4]柏拉图的“回忆说”和“灵魂不朽论”[J]. 先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论上帝在笛卡尔认识论中的地位[J]. 赵濬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6]旧概念与新环境(七):笛卡尔的天赋理念[J]. 梁鹤年. 城市规划. 2016(10)
[7]乔姆斯基方案的笛卡尔贡献[J]. 刘小涛. 现代哲学. 2016(03)
[8]重新思考笛卡尔循环[J]. 贾克防.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2)
[9]笛卡尔论分析方法与“我思故我在”[J]. 贾克防. 世界哲学. 2014(03)
[10]试论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继承和发展[J]. 丁亮.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博士论文
[1]天赋理论最新发展研究[D]. 李艳鸽.华中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笛卡尔形而上学体系探究[D]. 王磊.黑龙江大学 2015
[2]笛卡尔认识论研究[D]. 张冠杰.河北大学 2013
[3]笛卡尔对确定性的追求[D]. 徐丽娜.苏州大学 2011
[4]柏拉图的灵魂观探究[D]. 温利民.中央民族大学 2011
[5]论笛卡尔上帝存在的证明[D]. 邱彩鹤.黑龙江大学 2009
[6]心灵哲学视阈下的笛卡尔心身关系理论[D]. 陈俊杰.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92948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及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
第一章 天赋观念论的哲学史背景
第一节 柏拉图“回忆说”与“灵魂不灭”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
第二章 笛卡尔天赋观念的两层含义
第一节 直接呈现的天赋观念
第二节 潜在的天赋观念
第三章 天赋观念的等级
第一节 天赋的观念
第二节 感觉的观念
第三节 广延的观念
第四章 笛卡尔天赋观念理论的回应与启示
第一节 洛克对天赋观念的批判
第二节 莱布尼茨对天赋观念的新辩护
第三节 笛卡尔天赋观念理论的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笛卡尔的表征主义问题[J]. 叶斌. 世界哲学. 2019(05)
[2]笛卡尔心物二元论与可设想论证[J]. 贾克防. 哲学研究. 2019(03)
[3]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论析[J]. 胡啟斌. 黑河学刊. 2018(05)
[4]柏拉图的“回忆说”和“灵魂不朽论”[J]. 先刚.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论上帝在笛卡尔认识论中的地位[J]. 赵濬昜.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6]旧概念与新环境(七):笛卡尔的天赋理念[J]. 梁鹤年. 城市规划. 2016(10)
[7]乔姆斯基方案的笛卡尔贡献[J]. 刘小涛. 现代哲学. 2016(03)
[8]重新思考笛卡尔循环[J]. 贾克防.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5(02)
[9]笛卡尔论分析方法与“我思故我在”[J]. 贾克防. 世界哲学. 2014(03)
[10]试论莱布尼茨对笛卡尔天赋观念论的继承和发展[J]. 丁亮.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博士论文
[1]天赋理论最新发展研究[D]. 李艳鸽.华中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笛卡尔形而上学体系探究[D]. 王磊.黑龙江大学 2015
[2]笛卡尔认识论研究[D]. 张冠杰.河北大学 2013
[3]笛卡尔对确定性的追求[D]. 徐丽娜.苏州大学 2011
[4]柏拉图的灵魂观探究[D]. 温利民.中央民族大学 2011
[5]论笛卡尔上帝存在的证明[D]. 邱彩鹤.黑龙江大学 2009
[6]心灵哲学视阈下的笛卡尔心身关系理论[D]. 陈俊杰.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929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292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