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智力教育思想及其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8-13 07:05
在当今追求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如何高质量地实现历史教学的智力目标是值得思考的。早在上世纪初期,英国著名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便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智力教育思想,对当今中学历史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通过文献研究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总结罗素智力教育的内容并分析概括出智力教育三原则:尊重以人为主原则、正视环境影响原则以及鼓励贴近现实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罗素关于历史课程的论述探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改进方向。罗素智力教育原则对中学教学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在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注重知识现实价值的传递,同时营造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历史教学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应格外关注历史学的规范性及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做到二者之间的有机统一;在史料应用方面,可以大胆尝试由对立史料冲突性引发的问题探究模式;在历史教育方面,教师应当发掘历史英雄人物的教育价值,并予以应用。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及智力培育路径
第一节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一、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中的智力教育途径
一、培育利于智力发展的智力美德
二、开设利于智力发展的学科课程
第二章 罗素的智力教育原则
第一节 尊重以人为主原则
第二节 正视环境影响原则
第三节 鼓励贴近现实原则
第三章 罗素智力教育原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罗素智力教育原则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一、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二、营造自由愉悦的环境
三、增加贴近现实的内容
第二节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一、恪守历史学科的规范性
二、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三、利用对立史料的冲突性
四、重视英雄人物的价值性
五、关注错误史实的干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素教育思想探析——以《教育与美好生活》为中心的考察[J]. 吴洪成,刘长宽.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4(07)
[2]罗素的教育观[J]. 张中行. 基础教育. 2007(02)
[3]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J]. 杨小梅. 教育探索. 2006(08)
[4]远见与卓识——论罗素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 周峰. 教育导刊. 2004(11)
[5]论罗素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民族文化渊源[J]. 吴明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9)
[6]罗素教育思想新探[J]. 周峰. 教育导刊. 2002(13)
[7]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及对我们的启示[J]. 吴刚平. 教育评论. 1998(04)
[8]罗素历史哲学述论[J]. 冯崇义. 历史教学. 1992(09)
[9]历史教学与智力培养问题刍议[J]. 刘方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1)
硕士论文
[1]罗素的教育目的观研究[D]. 金成成.安徽师范大学 2016
[2]罗素儿童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 姚良洁.河南科技大学 2012
[3]罗素的教育思想探究[D]. 白金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罗素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寻[D]. 钟丽锋.福建师范大学 2008
[5]罗素儿童教育思想探析[D]. 张坤.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9979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四、创新和不足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及智力培育路径
第一节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础
一、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来源
第二节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中的智力教育途径
一、培育利于智力发展的智力美德
二、开设利于智力发展的学科课程
第二章 罗素的智力教育原则
第一节 尊重以人为主原则
第二节 正视环境影响原则
第三节 鼓励贴近现实原则
第三章 罗素智力教育原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节 罗素智力教育原则对中学教学的启示
一、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二、营造自由愉悦的环境
三、增加贴近现实的内容
第二节 罗素智力教育思想对中学历史教学的启示
一、恪守历史学科的规范性
二、增强历史教学的趣味性
三、利用对立史料的冲突性
四、重视英雄人物的价值性
五、关注错误史实的干扰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素教育思想探析——以《教育与美好生活》为中心的考察[J]. 吴洪成,刘长宽. 教育实践与研究(B). 2014(07)
[2]罗素的教育观[J]. 张中行. 基础教育. 2007(02)
[3]论罗素的智力教育观[J]. 杨小梅. 教育探索. 2006(08)
[4]远见与卓识——论罗素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 周峰. 教育导刊. 2004(11)
[5]论罗素自由主义教育思想及其民族文化渊源[J]. 吴明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9)
[6]罗素教育思想新探[J]. 周峰. 教育导刊. 2002(13)
[7]罗素的教育目的观及对我们的启示[J]. 吴刚平. 教育评论. 1998(04)
[8]罗素历史哲学述论[J]. 冯崇义. 历史教学. 1992(09)
[9]历史教学与智力培养问题刍议[J]. 刘方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1)
硕士论文
[1]罗素的教育目的观研究[D]. 金成成.安徽师范大学 2016
[2]罗素儿童品格教育思想研究[D]. 姚良洁.河南科技大学 2012
[3]罗素的教育思想探究[D]. 白金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罗素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探寻[D]. 钟丽锋.福建师范大学 2008
[5]罗素儿童教育思想探析[D]. 张坤.河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399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33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