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活动的高中思想政治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22:20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当今社会人们需要的是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且有创意和新意的人才。从近年来看我国的学者们对培养高中生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的关注度持续上升。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知识的掌握与公共参与能力相结合已经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需要探索和研究的是如何来理解研究培养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活动的意义以及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挑战。由于我国的基本教育系统原因,我国高中生有着良好的知识基础,但是却缺少思想与政治基础,而进行思想政治的培养与巩固正是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育。开展公共参与素养活动增强高中生的道德素质养以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引导他们身为中国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和地区建立了核心素养竞争力模型,同时推进了教育改革。国外教育己经将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活动成为基础教育的一点。而国内对于公共参与素养的认知并不深刻。因为受中国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教师本身都没有过多的了解过公共参与素养,同样也不知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但根据教育部门得到的情报,中国正在逐步开始重视并培养高中生公共参与素养。通过教育部门与社会人士努力下,人们开始关注高中生的公...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3. 研究目标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四) 研究的创新性
(五) 国外现状研究
1. 关于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
2. 关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及相关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研究
(六)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相关研究
2. 关于通过“活动”及其他相关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研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依托活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意义
(一) “活动”的概念
(二) 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
(三) 培养公共参与素养的目的
(四) 开展活动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公共参与素养的意义
1. 促进高中生自我完善及自我发展
2. 实现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目标
3. 增强高中生公民素质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4. 推动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定
二、基于活动培养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 国内高中生进行公共参与活动的客观条件限制
1. 应试教育的相对功利化
2. 学校环境的长期孤立性
(二) 高中生公共参与活动主观条件限制
三、基于活动的培育公共参与素养路径探究
(一) 课堂教学内容的意义:通过“教学”影响社会生活
(二)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三维一体
(三) 课堂教学过程的规划:以“学”为中心,探究式推进
(四) 课堂学习内容的组织:以“教”为辅助,课程内容活动化
(五) 课堂教学设施的完善:施行活动教学课堂
(六)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多种方法协同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J]. 朱翠贞. 中国成人教育. 2018(10)
[2]基于SCIM模型下的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杨丽彦,卢亚莲,刘燕妮,代时超,李兴书. 教育现代化. 2018(17)
[3]课堂四重“对立张力”及其消解——以初中语文为例[J]. 赵月蓉. 上海教育科研. 2018(04)
[4]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几点思考[J]. 王礼新.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03)
[5]转变四种认识 建构活动型课堂——“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反思[J]. 刘彦喆,刘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07)
[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原则[J]. 杜蕊. 教育教学论坛. 2018(05)
[7]“三生三解”问题教学模式例谈[J]. 张莹莹,缪惠安.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7(11)
[8]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哲学思辨[J]. 武兴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8)
[9]努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访林崇德先生[J]. 林崇德,刘霞,郝文武,胡金木. 当代教师教育. 2017(02)
[10]核心素养背景下全息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研究[J]. 杨志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研究[D]. 陈旭升.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诊断应用研究[D]. 任伟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8
[3]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及对策[D]. 丰子珍.广州大学 2018
[4]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必备品格培养策略研究[D]. 余飞.海南师范大学 2018
[5]《政治生活》教学中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研究[D]. 张青丽.南京师范大学 2018
[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探究[D]. 张孟云.苏州大学 2017
[7]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构建研究[D]. 杨威.江苏师范大学 2017
[8]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转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唐春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及改进对策[D]. 刘桢琦.黄冈师范学院 2017
[10]基于思想政治课程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D]. 徐卫良.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1968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3. 研究目标
(二) 研究的内容
(三) 研究方法及存在问题
(四) 研究的创新性
(五) 国外现状研究
1. 关于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
2. 关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及相关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研究
(六) 国内研究现状
1. 关于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相关研究
2. 关于通过“活动”及其他相关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研究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依托活动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意义
(一) “活动”的概念
(二) 公共参与素养的内涵及其表现
(三) 培养公共参与素养的目的
(四) 开展活动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培养公共参与素养的意义
1. 促进高中生自我完善及自我发展
2. 实现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目标
3. 增强高中生公民素质和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
4. 推动社会生活的和谐与安定
二、基于活动培养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 国内高中生进行公共参与活动的客观条件限制
1. 应试教育的相对功利化
2. 学校环境的长期孤立性
(二) 高中生公共参与活动主观条件限制
三、基于活动的培育公共参与素养路径探究
(一) 课堂教学内容的意义:通过“教学”影响社会生活
(二)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三维一体
(三) 课堂教学过程的规划:以“学”为中心,探究式推进
(四) 课堂学习内容的组织:以“教”为辅助,课程内容活动化
(五) 课堂教学设施的完善:施行活动教学课堂
(六)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多种方法协同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大学生的公民教育[J]. 朱翠贞. 中国成人教育. 2018(10)
[2]基于SCIM模型下的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素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杨丽彦,卢亚莲,刘燕妮,代时超,李兴书. 教育现代化. 2018(17)
[3]课堂四重“对立张力”及其消解——以初中语文为例[J]. 赵月蓉. 上海教育科研. 2018(04)
[4]对“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几点思考[J]. 王礼新.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8(03)
[5]转变四种认识 建构活动型课堂——“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教学设计反思[J]. 刘彦喆,刘巍.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07)
[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原则[J]. 杜蕊. 教育教学论坛. 2018(05)
[7]“三生三解”问题教学模式例谈[J]. 张莹莹,缪惠安.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7(11)
[8]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哲学思辨[J]. 武兴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7(28)
[9]努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访林崇德先生[J]. 林崇德,刘霞,郝文武,胡金木. 当代教师教育. 2017(02)
[10]核心素养背景下全息课堂教学原理与策略研究[J]. 杨志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02)
博士论文
[1]高校德育现代化研究[D]. 杨金铭.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研究[D]. 陈旭升.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诊断应用研究[D]. 任伟波.山东师范大学 2018
[3]高中政治课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中的问题及对策[D]. 丰子珍.广州大学 2018
[4]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生必备品格培养策略研究[D]. 余飞.海南师范大学 2018
[5]《政治生活》教学中培育学生理性精神的研究[D]. 张青丽.南京师范大学 2018
[6]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探究[D]. 张孟云.苏州大学 2017
[7]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型课堂构建研究[D]. 杨威.江苏师范大学 2017
[8]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言转化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唐春燕.华中师范大学 2017
[9]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及改进对策[D]. 刘桢琦.黄冈师范学院 2017
[10]基于思想政治课程培养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D]. 徐卫良.南京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3819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381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