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09-21 23:37
中国古代造园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即先秦至秦汉时期的雏形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转折阶段,唐宋时期的成熟阶段以及明清时期的鼎盛阶段。通过对这几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分析与阐释,归纳和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天人合一,寄情于山水以及诗情画意的造园理念与设计思想,铸就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崇高的艺术成就,折射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思想境界。
【文章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2018,20(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上林苑(二)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阶段(魏晋南北朝
无自身的风格与特点。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苑囿当数汉代的上林苑(如图2),它是当时最大的皇家苑囿,依山傍水、规模宏大,其中的建筑主要以宫殿为主,其间运用众多的重阁修廊进行连接,贯穿成井然有序的整体。园中天然和人工湖泊多有十几处,池内用石头砌筑假山,这种山水布局是当时较为突出的特色。秦汉皇帝渴望长生不老,信奉方士求仙之术,东海三山即是采药最佳之地,由于路途遥远,“蓬莱、方丈、瀛洲”逐渐成为营造园林时池中置岛的重要内容。[1]求仙是这一时期建造园林的精神内质,太液池中的三岛便是象征着仙山,代表着帝王能够羽化升仙。秦汉时期的苑囿较之前在规模布局、内容形式上均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功能布局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园林构筑模式,为之后园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当时社会的大一统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与繁荣。国力的昌盛,文化生活的丰富,使得帝王、官僚和贵族们纷纷彰显自己的实力来修建豪宅,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因此,此时的园林建筑规模与形式内容可见一斑,足以再现这一时代的恢弘与强盛。图2上林苑(二)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衰败,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皇权的落没促使了贵族豪门的兴起,为了炫耀财富和奢靡的生活而纷纷兴建私家园林。由于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迫使文人士大夫逃离政治而寄情和隐逸于自然,在优美静谧的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此时,又恰逢佛教的涌入,
图7华清宫
本文编号:3402716
【文章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2018,20(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2上林苑(二)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阶段(魏晋南北朝
无自身的风格与特点。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苑囿当数汉代的上林苑(如图2),它是当时最大的皇家苑囿,依山傍水、规模宏大,其中的建筑主要以宫殿为主,其间运用众多的重阁修廊进行连接,贯穿成井然有序的整体。园中天然和人工湖泊多有十几处,池内用石头砌筑假山,这种山水布局是当时较为突出的特色。秦汉皇帝渴望长生不老,信奉方士求仙之术,东海三山即是采药最佳之地,由于路途遥远,“蓬莱、方丈、瀛洲”逐渐成为营造园林时池中置岛的重要内容。[1]求仙是这一时期建造园林的精神内质,太液池中的三岛便是象征着仙山,代表着帝王能够羽化升仙。秦汉时期的苑囿较之前在规模布局、内容形式上均有很大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功能布局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园林构筑模式,为之后园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时也体现出当时社会的大一统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与繁荣。国力的昌盛,文化生活的丰富,使得帝王、官僚和贵族们纷纷彰显自己的实力来修建豪宅,追求奢侈华丽的生活,因此,此时的园林建筑规模与形式内容可见一斑,足以再现这一时代的恢弘与强盛。图2上林苑(二)中国园林发展的转折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衰败,战争连绵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皇权的落没促使了贵族豪门的兴起,为了炫耀财富和奢靡的生活而纷纷兴建私家园林。由于战争带来的流离失所,迫使文人士大夫逃离政治而寄情和隐逸于自然,在优美静谧的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慰藉。此时,又恰逢佛教的涌入,
图7华清宫
本文编号:3402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02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