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历程及趋势
发布时间:2021-10-25 07:55
国外佛教生态思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中期开始,相关研究成果明显增多,9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哈里斯等对之前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批判反思,该领域研究持续兴盛并不断走向深入,相继形成了护教论、批判论、建构论、德性论、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研究方式。国内相关研究,台湾学界起步较早,90年代中期相关研究已颇深入。大陆相关研究大体上开始于90年代末,2007年前后开始有学者对之前的相关研究进行批判反思,这之后,佛教生态思想相关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对佛教生态思想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很有必要。
【文章来源】:孔学堂. 2017,4(02)
【文章页数】:25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外佛教生态思想研究[见英文版第91页, 下同]
(一) 护教论研究[93]
(二) 批判论研究[94]
(三) 建构论研究[94]
(四) 德性论研究[95]
(五)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96]
二、国内佛教生态思想研究[97]
(一) 中国台湾地区的主要研究成果[98]
(二) 中国大陆第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99]
(三) 中国大陆第二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100]
1. 关于佛教生态思想的反思与建构。其代表性成果一, 是2008年“佛教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教与生态文明》a中包含有数篇体现本阶段特征的代表性论文:
2. 佛教生态思想的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是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本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明显增多, 特别是关于佛教影响下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较为突出。
三、进一步发展或研究的空间[10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傣族圣境及其生物多样性意蕴[J]. 阎莉,史永义. 贵州民族研究. 2012(02)
[2]中国佛教环保理念与实践研究概述[J]. 惟善. 法音. 2011(03)
[3]崇山祭神——论藏族神山观念对生态保护的客观作用[J]. 洲塔.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3)
[4]佛教环保技术试析——以峨眉山为例[J]. 段玉明.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1)
[5]韩国佛教环境21世纪议程——以韩国佛教界环境活动为主[J]. 泓坡,金在一. 法音. 2008(11)
[6]现代生态运动中东方传统思想的价值与局限——龟山纯生论日本佛教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J]. 冯雷. 国外社会科学. 2008(03)
[7]佛教的生态观[J]. 魏德东.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5)
[8]天光云影共徘徊——关于佛教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思考[J]. 刘元春. 法音. 1991(01)
本文编号:3456973
【文章来源】:孔学堂. 2017,4(02)
【文章页数】:25 页
【文章目录】:
一、国外佛教生态思想研究[见英文版第91页, 下同]
(一) 护教论研究[93]
(二) 批判论研究[94]
(三) 建构论研究[94]
(四) 德性论研究[95]
(五) 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学研究[96]
二、国内佛教生态思想研究[97]
(一) 中国台湾地区的主要研究成果[98]
(二) 中国大陆第一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99]
(三) 中国大陆第二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100]
1. 关于佛教生态思想的反思与建构。其代表性成果一, 是2008年“佛教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佛教与生态文明》a中包含有数篇体现本阶段特征的代表性论文:
2. 佛教生态思想的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是佛教生态思想研究的重要方面。本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明显增多, 特别是关于佛教影响下的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研究较为突出。
三、进一步发展或研究的空间[10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傣族圣境及其生物多样性意蕴[J]. 阎莉,史永义. 贵州民族研究. 2012(02)
[2]中国佛教环保理念与实践研究概述[J]. 惟善. 法音. 2011(03)
[3]崇山祭神——论藏族神山观念对生态保护的客观作用[J]. 洲塔.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3)
[4]佛教环保技术试析——以峨眉山为例[J]. 段玉明. 云南社会科学. 2009(01)
[5]韩国佛教环境21世纪议程——以韩国佛教界环境活动为主[J]. 泓坡,金在一. 法音. 2008(11)
[6]现代生态运动中东方传统思想的价值与局限——龟山纯生论日本佛教生态思想的现代意义[J]. 冯雷. 国外社会科学. 2008(03)
[7]佛教的生态观[J]. 魏德东. 中国社会科学. 1999(05)
[8]天光云影共徘徊——关于佛教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思考[J]. 刘元春. 法音. 1991(01)
本文编号:34569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56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