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历代医家论乳岩学术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26 06:32
  历代医家对乳岩的病名、证候、病因、病机、治法、调护有着详实的记载。正气不足、气血阴阳虚弱、脏腑功能衰退是乳岩发生的内在原因;外感六淫、邪气侵袭、积滞于乳络、聚而成瘤、邪气留滞是乳岩发生的外在因素。七情内伤、郁怒忧思、损伤肝脾、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虚痰凝、结于乳络、经年累月、内生结核是乳岩发生的重要因素;饮食失调、恣食肥甘厚味、辛辣之物、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遂生痰湿、气血运行受阻、气滞血瘀于乳络、遂生结核是乳岩的发病因素。治疗方面,内治法以疏肝理气,益气养血健脾为主;外治法有灸法、敷药法等。戒七情,远厚味为乳岩的调护方法。 

【文章来源】: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34(04)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唐以前
    1.1《黄帝内经》
    1.2 葛洪
    1.3 巢元方
    1.4 孙思邈
2 宋金元时期
    2.1 陈自明
    2.2 窦汉卿
    2.3朱震亨
3 明清时期
    3.1 朱棣《普济方》
    3.2 龚廷贤
    3.3 陈实功
    3.4 张介宾
    3.5 王洪绪
    3.6 吴谦
4 结语



本文编号:3459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59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a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