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思想评论论文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8 16:25
  政治社会化具备塑造“政治人”、传续政治文化以及维持政治体系运转的重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生命线”,有必要发挥其政治社会化功能和作用,促进我国公民政治人格的形成,传续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维持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体系的运转。无论是内在实质还是外在特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之间都存在密切联系。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政治社会化功能并成为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路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归属于政治社会化的社会教化方面,可以有效地推动政治社会化发展,它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重要载体和重要环节,在我国政治社会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基于政治社会化相关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并且融合政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一般政治社会化理论为切入点,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政治社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延续和变革政治文化以及塑造政治人格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深入探究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发展现状以及发展方向,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此为推动我国的政治社会化进程提出可行性对策。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政治文化
        (二)政治社会化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
    二、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渊源
        (一)传统中国的“忠君”思想
        (二)西方的公民培养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第二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特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外在关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社会化的内在关系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方式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环节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特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具有基础性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由党和国家领导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是继承发展与综合创新的结合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
        (一)政治认知现状
        (二)政治情感现状
        (三)政治参与现状
    二、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身心发展不成熟
        (二)个体本位倾向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误导影响
        (四)同辈群体意识的影响
第四章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功能的路径
    一、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目标
        (一)社会发展目标: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
        (二)个体目标:培养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政治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推动政治社会化
        (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二)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三)注重法治教育
        (四)促进政治参与能力培养
        (五)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三、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进政治社会化
        (一)推进参与式课堂教学
        (二)强化实践锻炼环节
        (三)挖掘隐性教育方法
    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社会化载体
        (一)加强校园政治文化建设
        (二)合理利用大学生大众传媒
        (三)调动大学生学生社团组织作用
结语
附录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时代政治社会化中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探析[J]. 尹学朋,张建辉.  理论导刊. 2019(12)
[2]新时代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研究[J]. 黄晓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08)
[3]社交媒体背景下青少年政治社会化的范式转换与策略选择[J]. 杨晓强,廖俊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4)
[4]思想政治工作对我国高校办学的重要性[J]. 朱喜坤.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23)
[5]身份认同与制度制定权:反政治社会化行为的解释机制[J]. 宋道雷.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6]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实践与应用研究[J]. 柳作林,熊长英.  湖北社会科学. 2018(08)
[7]政治社会化理论视阈下高校学生政治冷漠现象管控研究[J]. 程桂龙.  当代青年研究. 2018(04)
[8]大学生思想道德与法治素养培育机制研究[J]. 周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8(08)
[9]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拓展研究[J]. 刘鹤,郭凤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3)
[10]当代大学生政治人格的社会建构[J]. 刘兴平,袁彩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13)



本文编号:3483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83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