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者对转换《荀子》思想研究的尝试——兼论以“综合”与“变化”为线索的《荀子》思想特色
发布时间:2021-11-12 06:25
通过两个部分探讨这个问题。前半部分,先评述对此问题的研究状况之后,与在台湾开展《荀子》研究新视野的蔡锦昌、王庆光、以及刘又铭三位学者之主要见解进行对话。后半部分,则先整理过去日本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之后,以"综合"和"变化"为切入点,由三个维度阐述《荀子》思想体系的特质。藉此笔者试图将"性恶论"与"天人之分"两项核心主张之"核心"一词放入括号,以期作为未来能够建构更为代表《荀子》思想整体性之基础作业。
【文章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2018,28(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荀子观之“解构”
二、蔡锦昌、王庆光、刘又铭的对传统荀子观的“解构”与“建构”
三、蔡、王、刘三位的观点之一些问题与日本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四、为了理解荀子思想的特质──以“综合”与“变化”为切入点
(一) 作为先秦思想的综合者的荀子哲学
(二) 作为综合的环节的荀子之“礼”概念
(三) 由“变化论”或“化性论”的修身论
五、结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性:自然奠基、人文化成与价值创造──先秦儒学人性论的现代诠释[J]. 祁润兴. 孔子研究. 1997(01)
本文编号:3490348
【文章来源】:邯郸学院学报. 2018,28(04)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荀子观之“解构”
二、蔡锦昌、王庆光、刘又铭的对传统荀子观的“解构”与“建构”
三、蔡、王、刘三位的观点之一些问题与日本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四、为了理解荀子思想的特质──以“综合”与“变化”为切入点
(一) 作为先秦思想的综合者的荀子哲学
(二) 作为综合的环节的荀子之“礼”概念
(三) 由“变化论”或“化性论”的修身论
五、结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性:自然奠基、人文化成与价值创造──先秦儒学人性论的现代诠释[J]. 祁润兴. 孔子研究. 1997(01)
本文编号:34903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sixiangpinglunlunwen/3490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