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脑纵歌”节日文化中的舞蹈形态研究
本文关键词:“目脑纵歌”节日文化中的舞蹈形态研究
【摘要】: 景颇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从地域上看,他们大致分布于中印半岛西北部、中缅边境地带广大山区,其中在中国境内的景颇族主要集中在云南省西南地区。尽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也在迁徙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支系,,但他们之间的语言、节日、生活习惯等除极个别地方的差异外,其他基本相通。“目脑纵歌”作为景颇族一个大型活动是最为典型的一例。 本文着重针对景颇族盛大活动——目脑纵歌进行研究。试图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舞蹈生态学、历史学、宗教学以及与舞蹈学相关的一些研究理论,以景颇族的“目脑纵歌”为起始,研究节目文化中的舞蹈形态,并试图分析其产生根源。从结构上看,本文主要分为前言、文章主体(共五个章节)和结语三大部分。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本次选题缘由,交待本文所依据的研究资料,并阐明本文所运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景颇族的来历并对目脑纵歌活动的起源、发展、变化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二章是以目脑纵歌节中的舞蹈形态特征为主要内容,论述整个活动的背景过程和舞蹈队形、服饰、音乐、舞蹈特点等。第三章是对目脑纵歌节的功能和舞蹈的功能分别研究,分析并探讨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节日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节日中舞蹈的作用。第四章是对目脑纵歌节进行文化解读,着重研究围圈起舞、文化模式与舞蹈的关系、舞蹈步伐 和舞蹈形态所象征的含义。第五章是对目脑纵歌的现状、保护和发展提出个人的一些见解。结语部分则是对于本篇论文中所提出的观点进行提炼。
【关键词】:目脑纵歌 生殖崇拜 象征 圈舞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前言9-12
- 第一章 景颇族简介12-35
- 第一节 景颇族简介12-14
- 第二节 "目脑纵歌"节的源流及文化事项14-35
- 一、"目脑纵歌"的起源14-18
- 二、"目脑纵歌"的发展18-22
- 三、"目脑纵歌"节中的文化事项22-35
- 第二章 "目脑纵歌"中的舞蹈形态及其特征35-43
- 第一节 "目脑纵歌"活动实录36-39
- 一、活动相关背景介绍36-37
- 二、活动过程37-39
- 第二节 "目脑纵歌"中的舞蹈形态39-43
- 第三章 "目脑纵歌"的功能43-48
- 第一节 "目脑纵歌"节的功能43-45
- 一、节日的功能43-45
- 第二节 "目脑纵歌"节中舞蹈的功能45-48
- 第四章 "目脑纵歌"的文化底蕴48-53
- 第一节 "目脑纵歌"节的文化解读48-50
- 第二节 "目脑纵歌"节中舞蹈的文化解读50-53
- 第五章 "目脑纵歌"的现状与保护53-58
- 第一节 "目脑纵歌"的现状53-55
- 第二节 "目脑纵歌"的保护55-58
- 结语58-61
- 参考文献61-64
- 附录Ⅰ64-68
- 附录Ⅱ68-83
- 后记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玉民;;论陕北剪纸中的生命文化传承[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吴电雷;;阳戏名称及起源辨[J];阅读与写作;2011年07期
3 周延云;;《诗经》比喻研究的文化视角[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秦瑾;;关中民间布贴艺术的文化内涵[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5 李艳红;;从出土文物谈我国史前龟文化[J];华夏文化;2010年03期
6 刘智远;;神秘悠远的玄牝之门[J];摩托车信息;2011年06期
7 何煜雪;;民俗视野中的荷花[J];四川戏剧;2011年04期
8 刘爱君;;论大汶口文化骨牙雕筒与良渚玉琮的原初共性[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孟刚;罗军;;论吉祥文化的艺术符号——悬鱼的流传与意义[J];美与时代(上);2011年08期
10 苏燕;李德民;;水:从情结到审美的文化历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家引;;黔东南苗族的生殖崇拜初探[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吴波;;中国古代《生殖崇拜》文化叙略[A];中国性学会第五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3年
3 詹石窗;;道教堪舆与生殖崇拜[A];五缘文化力研究——福建省五缘文化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吕光群;;傩文化中的生殖崇拜[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黎汝标;;生殖崇拜与巫术感应——布依文化考察之二[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6 徐天民;;性与生殖健康[A];第一届全国不孕不育与生殖健康高级论坛(成都)论文集[C];2006年
7 岳泓;;《诗经》中的原始生命观念[A];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学术论文集(中国古典文献学丛刊第四卷)[C];2005年
8 朱平安;;武夷山“茶洞”的文化蕴涵[A];闽学与武夷山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王兵;;人类性文明发展史[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陈有f;;葫芦里藏的什么药?——简论葫芦文化与中医学[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张军剑;康家石门子岩画维修工作暂缓[N];昌吉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云辉;康家石门子岩画是珍贵的古代文明纪念碑[N];昌吉日报;2007年
3 高微 ;民间美术的设计价值[N];美术报;2005年
4 谢明;端砚中的性文化遗痕[N];中国文物报;2008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人文系 宋书功;《大学语文》教学该怎样讲介《易经》[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吴正光 王晓红;建筑装饰纹样里的信息[N];贵阳日报;2007年
7 潘宝祥;壮乡年粽未了情[N];南宁日报;2008年
8 记者 赵书军;雅鲁藏布进京推介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5年
9 吴正光;“苗岭桥乡”郎德上寨[N];贵阳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张军剑;康家石门子“灵山”成为鸟的天堂[N];昌吉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殷晓蕾;生生为艺[D];南京艺术学院;2002年
2 樊淑敏;审美视阈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何志魁;白族母性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陈永春;科尔沁萨满神歌审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郑群;《诗经》与周代婚姻礼俗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陈慎;中国传统吉祥纹样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白秀芹;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8 王佳;传统民族歌舞的现代走向[D];云南大学;2011年
9 向柏松;中国创世神话形态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还国志;“目脑纵歌”节日文化中的舞蹈形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邵培松;嵩山摸摸会的生殖崇拜习俗考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陈素萍;缪斯的功绩——文艺起源与审美的女性因素[D];中南大学;2004年
4 桂花;蒙古族性崇拜研究[D];内蒙古民族大学;2008年
5 汪洋;论女娲神话中的灵石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素伟;西北民间生殖崇拜文化[D];兰州大学;2008年
7 金娟;湘西双凤村土家族毛古斯舞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张庆霞;《诗经》婚恋诗的文化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邱燕;库伦地区唱安代仪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艳敏;“野”与“性”:生命的自由与奔泻[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17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1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