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南花鼓舞蹈审美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湘西南花鼓舞蹈审美特征分析
【摘要】:湘西南花鼓舞蹈作为湘西南民族聚集地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自古受到巫傩文化的影响。本文重在分析湘西南花鼓舞蹈风格形成的各种原因,总结出湘西南花鼓舞蹈表现上的审美特征:"现实生活的反应","拙朴的艺术神韵","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及湘西南花鼓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为推动湘西南花鼓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单位】: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湘西南花鼓舞蹈 审美特征 文化特征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从分科走向综合——高职生态式、模块化综合艺术课程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XJK012CZJ040)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722.212
【正文快照】: 邵阳地处湘西南,是一个多民族聚集之地,自古受到巫傩文化的影响,各族群众能歌善舞,自古山歌小调、傩舞花鼓盛行。邵阳花鼓戏旧称“花鼓”或“花鼓戏”,广泛流传于湘西南和湘中,历经3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一个独具艺术特色的地方剧种,以祁剧宝河派戏白结合邵阳地方语言为舞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丽萍;民间舞蹈的本质[J];大舞台;2004年05期
2 曹颖娜;;中国汉族民间舞道具的文化内涵[J];大舞台;2011年07期
3 钟伟;;湖南花鼓戏的早期特征及后期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4期
4 江正楚;;祝天下夫妻恩爱一路同行——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赏析[J];艺海;2010年03期
5 汤芳;;浅析湖南“花鼓戏”的创作特点[J];民族音乐;2010年05期
6 袁玛t ;汉族民间舞蹈[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陶景杜;;湖南新时期民间舞创作态势[J];艺海;2000年01期
8 余凯亮;;歌舞共娱 雅俗同乐——湖南花鼓戏舞蹈初探[J];艺海;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2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3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5 方金华;;畲族民俗文化保护的基本法律问题——以福建宁德畲族聚居地为考察对象[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贾欣;;试论农业生产方式下的中国传统生育文化——基于文化符号学的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2期
7 宋燕鹏;张素格;;石家庄市“城中村”村落文化调查研究之一——裕华区槐底村民间信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8 尹得举;叶苹;;西安mP灞河生态区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9 朱慧贤;;花腰傣的劳动生产民俗与农村经济发展探索——以捕鱼习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10 武抒祖;;远古心灵的一面镜子——甘肃会宁境内丧葬礼仪的巫术文化心理探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马忠才;;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的民俗学、经济社会学视角——对同心县、利通区农村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王守恩;;社会史视野中的风俗——兼论传统风俗与传统社会[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海德;;中外学术界关于“中国民间信仰”概念的认知与检讨——附带论及中国社会中宗教与社会的联系与互动关系[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19辑——多元宗教文化视野下的中外关系史[C];2010年
7 麻三山;;民俗文化村开发设计探索[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8 文忠祥;;信仰民俗与区域社会秩序——以青海土族纳顿、醮仪、六月会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9 冯雪红;张廷刚;;经济发展与文化生存——现代语境中原生态文化保护与开发[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10 钟伯清;;反生态民俗:生态问题的另一个视角[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胥文玲;明清闽北家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田夏彪;文化认同视域下大理白族教育互补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龚茂富;青城派武术生存现状及传播方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姜南;云南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杨茜;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高亚斌;藏族当代汉语诗歌:本土经验的现代表达[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伟;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对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汪永奇;广告影像批评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10 王新艳;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世Pr;莫琳;;论邵阳花鼓戏的艺术特征[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梁贝;;湖南花鼓戏的平民性[J];艺海;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谭真明;湖南花鼓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萍;;湘西南苗族“平话”词汇的文化透视[J];船山学刊;2007年03期
2 胡萍;;一个不应被忽视的平话社区——湘西南苗族平话记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瞿建慧;谢玲;;湘西南酸汤话的演变与归属[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6期
4 ;湘西南璀璨明珠武冈[J];湖湘论坛;2007年04期
5 胡彬彬;;论湘西南木雕文物及其艺术成就[J];收藏家;2002年08期
6 李稳华;;她把自己“炒”成百万富奶[J];老人天地;2002年10期
7 丁山;;探望湘西南传统雕刻的艺术之源[J];收藏家;2002年07期
8 胡萍;谢桂香;;湘西南苗族“平话”词汇的年龄变异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唐友军;;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仪式语言保护刍议——基于对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调查[J];民族论坛;2012年18期
10 胡彬彬;;论湘西南木雕文物及其艺术成就[J];收藏家;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剑敏 杨贤勇;强力推进湘西南中心城市建设[N];邵阳日报;2013年
2 整理 本报记者 王曦;架设湘西南承接产业转移快速通道[N];湖南日报;2014年
3 吴宗堂 覃小欢 肖军;靖州——湘西南的璀璨明珠[N];湖南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萍;湘西南汉语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玲;湘西南酸汤话语音研究[D];吉首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2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2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