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舞蹈奉化布龙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俗舞蹈奉化布龙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奉化布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传承人档案 数字化保护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到来,我国非物质文化起源地一—乡间田野正逐步发展为信息化乡镇农村,电视网络渐渐取代了曾经的传统娱乐、文艺活动,大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正濒临灭绝,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附的文化空间和传承人也正在消失。如今,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舞蹈奉化布龙,它的生存也受到了严重威胁。在这个信息时代,对其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势在必行。本文以数字化手段为切入点,不仅因为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其表现形式、传承人等外在因素的永久保存,更是因为数字化手段有助于其内涵知识的可视化传播与扩散,实现传统文化的有效保护与传承。民俗舞蹈奉化布龙象征中华龙图腾文化,具有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形式丰富等特点,不仅曾是民众喜闻乐道的娱乐活动,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其传承人屡次获得国际奖项,艺术经历丰富。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有一定成果,多集中于表现形式的记录与展现,对于其知识内涵、传承人的研究相对较少。笔者首先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及要素,构建了基于表现形式、文化空间、传承人档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维度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然后针对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特征及功能,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体系,针对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表现形式、文化空间、传承人等保护与传承对象,采用视频拍摄、本体构建、数字档案等数字化手段,从多维度进行编码抽象,将民间口传身授的技艺知识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可共享的信息资源,最后采用元数据映射、本体存储技术,将所有的资源整合构建成一个Web展示系统,用户可基于系统观看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视频,查询关于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知识,查阅民俗舞蹈奉化布龙传承人的相关档案,最后提出教学网站、网络社区、文化产业等相应的数字化传承对策。本文的研究为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保护与传承开发了一些新的路径,同时也为其他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奉化布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空间 传承人档案 数字化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3-14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4-15
- 1.3.1 研究内容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15-16
- 1.5 论文的创新点16-17
- 2 相关理论17-23
-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17-18
- 2.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17
- 2.1.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17-18
- 2.1.3 文化空间的概念18
- 2.2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简介18-23
- 2.2.1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历史渊源19-20
- 2.2.2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艺术特征20-21
- 2.2.3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功能21
- 2.2.4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传承现状21-23
-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体系研究23-31
-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要素分析23-24
-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特性分析24-26
- 3.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法分析26-29
- 3.3.1 基于视频记录的表现形式数字化保护26-27
- 3.3.2 基于知识本体的文化空间数字化保护27
- 3.3.3 基于数字档案的传承人数字化保护27-29
- 3.4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对策分析29-31
- 4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数字化保护应用实例研究31-53
- 4.1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拍摄实现32-35
- 4.1.1 拍摄前的准备32-33
- 4.1.2 拍摄中的实施33-34
- 4.1.3 后期处理34-35
- 4.2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传承人数字档案构建35-41
- 4.2.1 档案搜集35
- 4.2.2 档案数字化35-38
- 4.2.3 加工处理38-41
- 4.3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知识本体构建41-49
- 4.3.1 需求分析42
- 4.3.2 本体构造42-44
- 4.3.3 本体实现44-46
- 4.3.4 本体存储46-49
- 4.4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的WEB展示系统49-53
- 5 民俗舞蹈奉化布龙数字化传承对策研究53-57
- 5.1 基于表现形式的教学网站传承53-54
- 5.2 基于传承人的网络社交传承54-55
- 5.3 基于文化空间的产业传承55-57
- 6 总结与展望57-58
- 参考文献58-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庞茹;;奉化布龙:在灵动中圆满[J];文化交流;2014年04期
2 方琳;;奉化布龙[J];宁波通讯;2013年04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吉晶 吴培维 王加廷;八百年奉化布龙亟须创新升级[N];宁波日报;2011年
2 甬文;“腾”出国门的奉化布龙[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记者 陈朝霞;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将进一步加强[N];宁波日报;2006年
4 记者 王路;陈行国成为我市首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N];宁波日报;2008年
5 浙江省奉化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 方幼红;给幼儿园吹入一股浓浓乡土风[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奉化市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 谢海茂;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力”[N];宁波日报;2011年
7 郑黎 程潇龙;奉化布龙:仍“活”着的“中华神龙”[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雍文;宁波民间艺术在土耳其刮起“中国风”[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记者 陈青;我市8个项目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N];宁波日报;2005年
10 记者 王芳;曾经辉煌的“非遗”项目期待薪火相传[N];宁波日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婷婷;民俗舞蹈奉化布龙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287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28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