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苗族吊龙舞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步苗族吊龙舞研究
【摘要】:中国是龙的故乡,中华龙舞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传承至今。龙舞不仅在汉族地区盛行,在少数民族中更是深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苗族。本文以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及相关文献为依据,对湘西南边陲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城步苗族吊龙舞展开研究,旨在探求其历史渊源,梳理其发展变迁路径,挖掘其特色、文化内涵和价值,并就目前出现的传承问题提出保障其有序传承的建议和思考。论文主要由六个部分组成,简述如下:绪论部分交待了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现状、借鉴的相关理论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并略述了行文思路。第一章主要论述了苗族与龙的关系,分为两点。一是论述了苗族“龙”的观念的形成与主要表现形式,并分析了苗族龙与汉族龙的两个关键的差异性,说明了“苗族龙不是汉族龙的直接传承”;二是略述了苗族龙舞,并例举了几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苗族龙舞,还将苗族龙舞和汉族龙舞进行对比分析。第二、第三、四章为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二章“城步苗族吊龙舞的历时性考察”,主要采用了实地田野调查法和历史文献法对城步苗族吊龙舞的生成场域进行介绍,以探寻城步吊龙舞是在怎样一个环境中诞生、传承和发展的。然后对城步苗族吊龙舞进行溯源,论述时借鉴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对杨氏舞龙说之“魏征斩龙”传说和蓝氏舞龙说之“蓝玉被害”故事进行了考证,结果显示下团村蓝氏与明初名将蓝玉实际上是没有关系的。另外,从文化传播理论视角对城步苗族吊龙舞的发展变迁情况进行了梳理,说明文化是动态发展,城步苗族吊龙舞是民族交融、文化传播的结果。第三章“城步苗族吊龙舞的共时性观照”,首先从选材、扎制、祭祀、表演四个方面论述了城步苗族吊龙舞具有的特色,其中采用比较研究法将它与周边地区的通道临口侗族吊龙舞、绥宁大园苗族吊龙舞、会同溪口侗族吊龙舞进行对比分析,凸显了其浓郁的城步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然后运用格尔茨的“解释人类学”观点对城步苗族吊龙舞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符号意义进行“深描”,挖掘出其蕴藏着山地文化、巫傩文化、龙神信仰、民族精神等;最后分析了城步苗族吊龙舞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多元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经济价值等。第四章“城步苗族吊龙舞的未来展望,主要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一些理论,论述了对城步苗族吊龙舞已做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分析目前城步吊龙舞的传承困境,并尝试从政府层面、传承主体层面对保障城步苗族吊龙舞有序传承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最后为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篇进行总结性概述。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苗族与龙有着密切联系,苗族龙舞产生于龙神祭祀环境下,是苗龙崇拜、龙神信仰的产物,是苗族龙观念的“外显化”、“具象化”和“生活化”。 (2)城步苗族吊龙舞是苗、汉、侗族等民族交融、文化传播的结果,并且随着社会的动态发展而不断创新、发展变迁。 (3)城步苗族吊龙舞是具有独特的城步地域魅力和苗族文化特性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厚重文化意蕴的“活态”民俗。(4)当前出现的老艺人自然消亡不可抗拒、多元文化冲击着吊龙文化、观念保守暗藏传承危机、资金短缺导致发展艰难、过度商业化扭曲吊龙舞原真性等问题将不利于未来城步苗族吊龙舞的有序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建议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增强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并号召专家学者主动介入。
【关键词】:城步 苗族 吊龙舞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22.214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绪论10-22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10-12
- (一) 选题背景与缘由10-11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二、相关研究现状12-16
- (一) 苗族龙文化研究现状12-14
- (二) 城步吊龙舞研究现状14-16
-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龙舞研究现状16
- 三、理论视野与研究方法16-21
- (一) 理论视野16-20
- 1. 集体记忆理论16-17
- 2. 文化传播理论17-18
- 3. 解释人类学理论18
- 4.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论18-20
- (二) 研究方法20-21
- 1. 田野调查法20
- 2. 历史文献法20
- 3. 比较研究法20-21
- 四、研究思路与思维导图21-22
- 第一章 苗族与龙22-32
- 一、苗族“龙”的观念22-27
- (一) 观念的形成22-23
- (二) 表现形式23-27
- 二、苗族龙舞27-32
- 第二章 城步苗族吊龙舞的历时性考察32-55
- 一、城步苗族吊龙舞的生成场域32-42
- (一) 城步县概况32-36
- (二) 下团村基本情况36-42
- 二、城步苗族吊龙舞的历史渊源42-46
- (一) “魏征斩龙”传说:杨氏舞龙说42-44
- (二) “蓝玉被害”故事:蓝氏舞龙说44-46
- 三、建国以来城步苗族吊龙舞的发展变迁46-55
- (一) 逐步发展期(1949.10-1966.4)46-47
- (二) 受挫中断期(1966.5-1976.10)47
- (三) 恢复改造期(1976.11-1996.10)47-49
- (四) 创新繁荣期(1996.11至今)49-55
- 第三章 城步苗族吊龙舞的共时性观照55-72
- 一、城步苗族吊龙舞的特色55-64
- (一) 选材严格讲究55-56
- (二) 扎制精致美观56-58
- (三) 祭祀仪式古老58-59
- (四) 表演技法独特59-64
- 二、城步苗族吊龙舞的意蕴64-68
- (一) 反映了城步苗族独特的山地文化64-65
- (二) 蕴藏着城步苗族神秘的巫傩文化65-67
- (三) 渗透着城步苗族虔诚的龙神信仰67
- (四) 折射出城步苗族自强、团结、创新等民族精神67-68
- 三、城步苗族吊龙舞的价值68-72
- (一) 承载苗族文化信息的历史价值68-69
- (二) 展示苗族民间技艺的艺术价值69
- (三) 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价值69-70
- (四) 促进舞龙艺人增收的经济价值70-72
- 第四章 城步苗族吊龙舞的未来展望72-82
- 一、城步苗族吊龙舞的保护状况72-73
- 二、城步苗族吊龙舞的传承困境73-77
- (一) 老艺人自然消亡不可抗拒73-74
- (二) 多元文化冲击着吊龙文化74-75
- (三) 观念保守暗藏传承危机75-76
- (四) 资金短缺导致发展艰难76-77
- (五) 过度商业化扭曲吊龙舞原真性77
- 三、对保障城步吊龙舞有序传承的建议和思考77-82
- (一) 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78-79
- 1. 加强立法保护78
- 2. 确保资金到位78-79
- 3. 推进“活态”保护79
- 4. 引导吊龙舞进学校79
- (二) 增强传承主体的“文化自觉”意识79-80
- (三) 号召专家学者主动介入80-82
- 结语82-83
- 参考文献83-88
- 附录88-104
- 一、田野调查主要采访对象详细资料一览表88-92
- 二、城步苗族“吊龙舞”调查问卷92-94
- 三、城步苗族吊龙舞“龙灯歌”——田野考察资料94-98
- 四、相关图片98-103
- 五、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103-104
- 后记104-10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春新;张才禄;;苗\汗懦瞧笮耓J];中国民族;1982年06期
2 丁中炎;;朱熹所论之“苗”即今城步苗族[J];民族论坛;1985年03期
3 丁中炎;;城步——江南著名的山地草原区[J];中国民族;1985年03期
4 刘期劲;;城步古代著名武将[J];民族论坛;1991年01期
5 段志强;;关常兴与城步满族及其他[J];民族论坛;1991年04期
6 鲍厚星;;湖南城步(儒林)方言音系[J];方言;1993年01期
7 李立;;授之以渔,精准接力扶贫——湖南省发改委驻城步3村连片建设扶贫的启示[J];民族论坛(时政版);2014年01期
8 魏文栋;;解开城步苗文之“迹”[J];贵州文史丛刊;1993年02期
9 杨盛科;;城步发现罕见的犁头旗[J];湘潮(上半月);2012年03期
10 赵笛杉;;城步苗族“领郎令”初探[J];大众文艺;2012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拥军;粟本文;;关于“城步峒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A];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大唐华银城步风建设拟增至100万千瓦[A];《风电技术》2013年06月第3期(总第39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严钦龙 伍卫国 肖映远 记者 蒋剑平;城步发展经济 实行环保优先[N];湖南日报;2006年
2 饶兴军 戴龙柱;城步“造减结合”建设秀美乡村[N];邵阳日报;2013年
3 饶兴军 肖明文;城步“九个严禁”优化发展环境[N];邵阳日报;2013年
4 饶兴军 肖玉莲;城步“零距离”服务让群众少跑腿[N];邵阳日报;2014年
5 雷学业;难解的城步古苗文字之谜[N];中国民族报;2014年
6 阳望春 肖明伟 封明海;城步加速奶业复兴[N];邵阳日报;2014年
7 饶兴军;城步:落实整改治“四病”[N];邵阳日报;2014年
8 黄艳萍 饶兴军 蒋绪智;城步用倒逼法推进项目建设[N];邵阳日报;2014年
9 蒋剑平 通讯员 徐宏文 杨平;城步建立农村新型流通网络[N];湖南日报;2007年
10 夏社旗邋吴敦亮 李如岩 记者 蒋剑平;城步旅游产业发展提速[N];湖南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昌武;城步苗族吊龙舞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先龙;城步苗族的历史发展与文化遗产[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彭洪升;突破增收瓶颈 加速脱贫致富[D];湘潭大学;2003年
4 龙开云;湖南城步(城关)方言语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30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3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