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创作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5:11

  本文关键词: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创作特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创作特色 素质教育


【摘要】:黎锦晖是我国近代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音乐家,也是我国早期从事音乐教育的教育家。他首创的儿童歌舞剧,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笔者现从育人观、剧本特色、音乐特点、舞台表演的角度,对其创作特色进行研究,旨在于人们珍惜这份文化遗产,步追先贤,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为儿童写出更好的音乐作品,在学校发挥综合素质教育作用。
【作者单位】: 成都师范学院;
【关键词】黎锦晖 儿童歌舞剧 创作特色 素质教育
【分类号】:J722.7
【正文快照】: ~~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创作特色研究@程析$成都师范学院黎锦晖是我国近代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音乐家,也是我国早期从事音乐教育的教育家。他首创的儿童歌舞剧,寓教于乐,形象生动,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笔者现从育人观、剧本特色、音乐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岩;冬来了,春还会远吗?──纪念黎锦晖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要点实录[J];中国音乐学;2002年01期

2 尾高晓子;薛罗军;;从黎锦晖编的《俭德歌集》来看1930年代上海[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傅宗洪;;上海流行音乐对现代都市经验的叙写——以黎锦晖为中心的讨论[J];文艺争鸣;2010年06期

4 肖阳;;黎锦晖为孩子们营造美育乐园——以《小朋友》周刊为例[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李红梅;;不同史学观下价值判断的考量——以对黎锦晖研究为例[J];内蒙古艺术;2012年01期

6 孙继南;改革创新弥为可贵——黎锦晖历史评价之我见[J];齐鲁艺苑;1993年03期

7 王飞宇;;唤醒沉睡多年的“中国好声音”——读施咏《黎锦晖“时代曲”创作中的民族化探索及其当代启示》[J];音乐时空;2014年01期

8 李华盛;;黎锦晖[J];小演奏家;2009年09期

9 孙昌建;;黎锦晖:毛毛雨下个不停[J];江南;2010年02期

10 明言;唯美主义、启蒙主义、平民主义的融会贯通——为纪念黎锦晖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作[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秋仪;;从通俗音乐的审美价值取向看我国的通俗音乐创作[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2 王勇;;上海三四十年代流行歌曲成因发展概述及其历史价值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恩黎;从“黎锦晖现象”谈中国儿童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2 武汉大学出版科学系 吴永贵;音乐家黎锦晖的编辑生涯[N];光明日报;2009年

3 ;短命的第一所歌舞学校[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付林;中国流行音乐第一人——黎锦晖[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李艳红 王玉芳;黎锦晖儿童歌舞剧中的素质教育[N];音乐周报;2003年

6 贾晓伟;让音乐成为生活里的“事情”[N];中国邮政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彭代英;湘潭,,生长音乐的土地[N];湘潭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婷;唤醒沉睡80多年的“中国好声音”[N];文汇报;2013年

9 梁茂春;百年风云百年歌(二)[N];音乐周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阳;从《小朋友》周刊看黎锦晖的儿童音乐创作[D];上海音乐学院;2008年

2 初宇;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的舞蹈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程扬;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茅迪;黎锦晖“时代曲”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徐雅静;黎锦晖儿童歌舞作品与“五四”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6 林萍;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丹;从《申报》《北洋画报》管窥黎锦晖的歌舞演艺活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卢莉;黎锦晖儿童歌舞剧在当代的接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罗丁;黎锦晖之音乐创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刘博;黎锦晖儿童歌舞剧美学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10433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433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4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