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土族“纳顿”舞蹈的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17-10-17 22:12

  本文关键词:土族“纳顿”舞蹈的文化解读


  更多相关文章: 土族 纳顿 会手舞 面具舞 舞蹈


【摘要】:本文以民间舞蹈的视域对土族纳顿舞蹈文化进行了探讨,认为"纳顿"舞蹈不仅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程式性,而且与信仰互相借助得到发展和传承,是土族社会伦理和民族心理的直接表达形式,是族群认同的纽带,表演具有明确的功利目的。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文化艺术职业学校;
【关键词】土族 纳顿 会手舞 面具舞 舞蹈
【基金】: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甘青地区民族信仰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批准号07XMZ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722.223.1
【正文快照】: 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悠久,品种丰富,表现方式独特,文化价值巨大。作为许多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舞蹈,在他们的民俗生活中世代相传,至今仍在愉悦人心,传递民族文化。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河湟谷地的土族,同样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在他们的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忠祥;三川土族“纳顿”解读[J];民族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端;土族“纳顿”民俗活动中的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马婧杰;试析道教对青海地方文化的影响[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达学;青海民俗与巫傩文化考释[J];青海民族研究;1999年01期

2 文忠祥,辛海明;仪式的整合与升华——民和三川土族“纳顿”的前期准备活动[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栻驹;;民间音乐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J];广播歌选;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秀福;朵海生;;话说三川田野情歌“库咕笳”[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徐涟;土乡歌声入CD[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青海省副省长 吉狄马加;《秘境青海》:颂歌与天籁的共鸣[N];青海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欣;国家交响乐团为我省基层群众送来“音乐盛宴”[N];青海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萧柳 通讯员 赵统云 李国昌;“花儿”芬芳 情浓醉人[N];青海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裴诺;青海交响乐团勾勒《青海素描》[N];音乐周报;2009年

6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马少青;关于“甘肃花儿”申遗成功后的几点思考和建议[N];甘肃日报;2010年

7 庞成明 分社;民和加强对纳顿艺术的传承保护[N];青海日报;2010年

8 记者 苏建平 通讯员 包正礼;老爷山花儿会实现综合收入3572.32万元[N];青海日报;2010年

9 文华;多元文化融合的“纳顿”艺术(下)[N];青海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051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51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2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