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红楼颠覆了什么
本文关键词:梦红楼颠覆了什么
更多相关文章: 古典名著 芭蕾舞剧 红楼梦 芭蕾舞团 观众 舞剧创作 想象力 诙谐幽默 传统模式 古典芭蕾
【摘要】:正 "没见过这样演‘红楼’的,怎么着也是古典名著,名著是不能随便动的,动了看着不舒服。""这是一场革命,它打破了芭蕾舞演出的传统模式,诙谐幽默的手法充满了想象力。"看过广州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阳光下的石头——梦红楼》后,走出剧场的观众往往得出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结论。乍一听,让很多习惯了评论一边倒的观众在没看过这部戏之前,不能不对它产生怀疑,但是很多观众走进剧场看完这部颠覆《红楼梦》的现代芭蕾舞剧后,也不能
【关键词】: 古典名著 芭蕾舞剧 红楼梦 芭蕾舞团 观众 舞剧创作 想象力 诙谐幽默 传统模式 古典芭蕾
【分类号】:J723
【正文快照】: “没见过这样演‘红楼’的,怎么着也是古典名著,名著是不能随便动的,动了看着不舒服。”“这是一场革命,它打破了芭蕾舞演出的传统模式,诙谐幽默的手法充满了想象力。”看过广州芭蕾舞团演出的芭蕾舞剧《阳光下的石头—梦红楼》后,走出剧场的观众往往得出这样两种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伦兵;;梦红楼颠覆了什么[J];舞蹈;2009年01期
2 朱荥;;古国新葩——开罗芭蕾舞团的《伊齐丝与乌祖利斯》观后[J];阿拉伯世界研究;1981年05期
3 翁敏;;谭元元 芭蕾精灵[J];华人世界;2008年01期
4 黄立;;论舞剧《梦红楼》的间离化实践[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6期
5 白淑湘;杰出的编导家──瓦连金·耶利扎列夫[J];舞蹈;1998年02期
6 西西;;茶花凋零,芭蕾飞艳 记英国NBT剧团芭蕾舞剧《茶花女》[J];上海戏剧;2006年03期
7 沈天佑;从连续剧《红楼梦》所想到的[J];中国电视;1987年06期
8 张志辉;;英国芭蕾舞的先驱妮内特·德瓦卢瓦[J];英语沙龙;2001年07期
9 张莉;;青春,愿与芭雷共舞——芭蕾舞剧演员孙慎逸的艺术之路[J];上海戏剧;2005年08期
10 刘明华;;芭蕾艺术的俄罗斯学派[J];日本学论坛;199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志军;;论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与《红楼梦》之关系:以叙事风格为考察中心[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汪志伟;;《红楼梦》的肢体语言[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汪洁清;;也谈“意淫”及其他——对祝秉权《谩言红袖啼痕重·红楼梦分回品赏》的评语[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赵丹丹;;Translation of Idioms in Chinese Literature[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5 杜志军;;再论近代前期狭邪小说与《红楼梦》之关系——以叙事结构为考察中心[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朱国庆;;《葫芦庙》中的红楼梦精神——评戏曲新作《葫芦庙》[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马国权;;辽海讲坛第十九讲 《红楼梦》,中华民族的骄傲[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8 孙克会;孙萍萍;;对《红楼梦》传统医药文化现象的探讨和研究[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9 梁扬;谢仁敏;;新时期《红楼梦》语言研究述略[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10 洪港;;从《红楼梦》管窥清初义学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蕙茹;23日 去看阵容最豪华的《天鹅湖》[N];成都日报;2008年
2 杜颖波 杨莎静;莫斯科《天鹅湖》献演江阴[N];江阴日报;2010年
3 记者 易明灯;大学生高雅艺术体验活动启动[N];北京日报;2010年
4 解玺璋;理性看待“红楼选秀”结果[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曹玲娟;上海国际艺术节再出发[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忱;刘延东会见莫斯科大剧院艺术总监[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杨少莆;舞剧创作的现代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池墨;嘲讽旧版“红楼”,恃才傲物还是自我炒作?[N];工人日报;2007年
9 记者 杨竞;优秀剧(节)目演出季精品迭出[N];辽宁日报;2009年
10 杨桂青;有什么进入了孩子们的“呼吸”[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与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吴秋成;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香港电视剧改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3 王昊;意义的解码[D];复旦大学;2005年
4 王晓宁;红楼梦子弟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张霁;中西交融背景下的红学研究范式得失考论[D];吉林大学;2008年
6 崔巍;先验哲学中的想象力学说[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照日格图;直觉与创造[D];吉林大学;2009年
9 谢军;霍克斯英译《红楼梦》细节化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高小康;中国近古社会文化与叙事[D];南京师范大学;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娟;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角度研究及其在《红楼梦》中的语用功能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2 陈威;《红楼梦》中诗歌的两个英译本比较研究[D];南华大学;2008年
3 黎斌;从意大利假面喜剧[D];四川大学;2007年
4 田巍巍;中国原创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及其意义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晓娟;《红楼梦》词义与现代词义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绍固;《红楼梦》中的“石生人”神话系统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鹏;可译性限度[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传明;《红楼梦》的“情”思想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侯艳;互文性视角下的诗歌意象翻译[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谢德俊;论秦可卿与《红楼梦》的悲剧主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73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7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