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竹竿舞在海南高校开展的构想
本文关键词:黎族竹竿舞在海南高校开展的构想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的方法,对海南6所高校600名学生和200名教师进行调查访谈,分析了黎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形成的历史渊源与特点,在海南高校开展的价值以及可行性,提出了竹竿舞在海南高校开展和普及的对策。
【作者单位】: 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关键词】: 竹竿舞 黎族 高校 海南
【基金】:海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hjsk2009-69)
【分类号】:J722.2-4
【正文快照】: 竹竿舞已经成为黎族喜庆佳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体育活动项目。竹竿舞因其具有突出的民族性、教育性、娱乐性、观赏性、审美性、群众性等显著的民族特色,于2006年列入“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保护名录”之中。竹竿舞在社会的发展中,不仅是增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安斗;关于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2 马岳良;论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栾桂芝;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教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颜世刚,沈嘉奇;贫困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引入乡土游戏的探讨[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朱江泳;西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西部体育发展的影响[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刘勰,李玫红;高校体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杨月敏;体育环境对社区体育发展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1期
6 胡卓生,谢智学;藏族中小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体育学刊;2004年01期
7 韩英甲,王焕波;关于在普通高校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必要性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志勇;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华卫;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与实施现状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2 雷慧;西北民族大学藏族大学生体质状况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吴昭明;云南彝族传统摔跤活动的形成、演进与发展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杨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的调查与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5 张玉华;江西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休闲体育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谢成超;高校开设毽球课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叶琳;江苏省小学体育课程内容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8 韩勇;民族地区高校体育课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刘雪莲;内蒙古蒙古族中学体育课标的实施及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兴亮,龙正映,卢永雪;少数民族地区师范体育系培养目标的定位与课程设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卢兵;土家族、苗族祭祀仪式中的体育文化解读[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戴文忠;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向[J];体育科学;1997年01期
4 王继庆!210029;学校体育如何在素质教育中寻求新的定位[J];体育与科学;2000年06期
5 蒋玲,周璋斌,刘忠庆;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素质教育中最理想的潜在课程[J];体育与科学;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关英;黎族的母权制遗风[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2 陈立浩;黎族作家王海创作试论[J];琼州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冯涛;黎族风情(二首)[J];天涯;1984年06期
4 韩伯泉;论黎族神话里的雷公[J];学术论坛;1985年08期
5 林开耀,王文京;黎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发展[J];装饰;1999年03期
6 宗雪飞;黎族图腾崇拜与黎族传统体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龙敏;;黎族先祖拓荒地:上满[J];椰城;2009年02期
8 赵玫;最美的乡间民谣——看黎族歌舞诗《达达瑟》[J];舞蹈;2002年11期
9 陈佩;黎族的酿酒技术及酒器[J];南方文物;2004年04期
10 马姿燕;试析黎族的逻辑思维与普通逻辑的异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照安;;黎族乐器“哩咧”的起源与演变[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徐子孟;;海南省汉黎族学生营养不良调查[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3 李冬娜;应大君;;中国海南岛黎族DYS390、DYS391、DYS395[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4 潘先楞;;陵水县黎汉民族关系的历史与现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5 游文健;黄绿萍;李建军;吴念;展望;刘韵;;海南黎族人颅面骨三维测量的研究[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海南省1991年汉、黎族城乡学生营养不良监测报告[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陈言;杜建伟;邢伟;林明和;潘文利;符艳;;海南省黎族乡村医生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8 ;试论解放前黎族合亩制地区的社会形态[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9 易谋远;;试论解放前黎族合亩制的社会性质[A];民族学研究第六辑[C];1985年
10 ;海南省黎族乡村中小学生血红蛋白监测报告[A];第五届全国优生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启星;《中国黎族》近日出版[N];中国民族报;2004年
2 胡亚玲 王恩;黎族制陶:传女不传男[N];中国民族报;2005年
3 梁振君 林 萌;黎族制陶即将失落的记忆[N];海南日报;2005年
4 ;古朴原始的黎族制陶[N];海南日报;2005年
5 记者 邱大军;省黎族医药学会成立[N];海南日报;2009年
6 记者潘启雯;黎族民歌迎来“文字记载”新时代[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周颖;钟捷东:痴迷黎医药的汉族军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8 海南日报记者 黄晶;黎族织贝之巅峰[N];海南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卓兰花;黎族文学是海南文学版图中的重要板块[N];海南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徐忠志;黎族文学:我国多民族文学中的奇葩[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晖;法医线粒体DNA分型及中国不同民族多态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杜建伟;海南省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瑜;海南省黎、汉族青年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行为:流动经历、社会性别和社区环境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4 洪坤学;中国四个民族HLA-DRB1、DQA1、DQB1基因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5 李冬娜;O纠琛㈣嚼栌郎赴獾慕⒂隮染色体DNA多态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6 叶红旗;台湾高山族乐器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蔡望伟;中国南方人群β-地中海贫血CD41-42(-CTTT)突变的起源与扩散的群体遗传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8 张永彪;中国6个民族群体HLA区域内TNF基因簇的核苷酸变异和单体型多态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冬爱;海南汉族、黎族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子鉴定[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2 杨波;黎族三个支系Y-SNP多态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3 王洪波;造型·生态·符号—海南黎族妇女服饰文化蕴涵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王丹妹;LMP/TAP基因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李佩琼;海南五指山地区黎族人群CYP2C19的多态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6 李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7 袁国客;清代海南治黎及其影响[D];暨南大学;2003年
8 吴玲;海南省汉族、黎族老年人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9 林容;NRAMP1基因DNA多态性与海南黎族人结核病易感性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10 陈靖;海南省黎族支气管哮喘的流行特征与危险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74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74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