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论席勒美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舞蹈

发布时间:2017-10-23 10:04

  本文关键词:论席勒美育思想与素质教育舞蹈


  更多相关文章: 美育 素质教育舞蹈 舞蹈


【摘要】:素质教育舞蹈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不仅充实了我国舞蹈教育的体系,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回归了舞蹈教育的人文精神。素质教育舞蹈更是美育体系的新课程,在继承与发展席勒的美育思想时,也从当代舞蹈艺术的实践教学中论证了美育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系;
【关键词】美育 素质教育舞蹈 舞蹈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题委托项目《素质教育与舞蹈美育研究》(项目批号:11JF002)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J70-4
【正文快照】: 舞蹈教育的价值与意义远非培养“高、精、尖”的舞蹈专业人才,尽管这是舞蹈艺术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舞蹈教育仍然是建构普通个体“完美人生”的重要途径。在古代中国,周朝的贵族子弟和王公贵族,即“国子”,从13岁到20余岁必须接受乐舞教育。《礼记·内则》载曰:“十有三年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雷振;;我国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的演变——兼论目录对高校专业设置数量的调节[J];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f3丽;周玲;;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审美化探究——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道先,侯曙芳;试论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审美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姚文兵;论大学美育和专业人格美的塑造[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唐果;;对《浮士德》的生命美学观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平凡;;艺术的时代效应——对21世纪的设计观的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6 刘泽凤;;浅谈席勒的美育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7 王德宜;朱庆仁;;基于质量工程建设的古代文学教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8 于咏梅;;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9 胡琰艳;;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的原则和方法[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谢兆树;;终结与再生——海德格尔与黑格尔的“艺术终结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丽坤;;关于休闲道德的几点思考[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周计武;;现代主义的焦虑[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陈粤;;略论马克思文艺意识形态学说的理论语境[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5 陶建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探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6 曹璐婷;;大众传媒对当代中学生审美情趣影响的调查与分析[A];第三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3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4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5 邱忠文;劳动、爱欲、自然与艺术[D];复旦大学;2011年

6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7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成涛;职业美育的价值及其实现初论[D];天津大学;2011年

9 王静;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郝敬波;论新时期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论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苏州大学;2010年

2 宋玉红;一道醒目的叛逆风景[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景秋;河北省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魏津津;健身气功科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袁茵;傅雷音乐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弘强;高中作文创意中的美学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曾晶;青花元素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艺术探索[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杨胜蓝;广告活动中伦理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黄达平;论大学校园文化隐性德育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列盈;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徐鸿;试论孔子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2期

3 杨家友;;论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1期

4 杨家友;余志平;;论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地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赵中男;;具有开拓性的美育思想研究新著——《蔡元培鲁迅的美育思想》评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6 常俊玲;回归道德教化的本源——席勒美育思想的再审视[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7 李丽萍;孙伟;;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美育教育[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4期

8 段然;;《论语·侍坐》篇中孔子的美育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9 张连捷;;孔子美育思想初探[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陈杰干;;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胡健;;梁启超美育思想新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卢善庆;;梁启超与王国维、蔡元培社会功利观比较研究[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李存霞;侯万福;孟亚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美育化[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王兆鹏;《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发掘古代优秀美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促进会副会长 黄旭东;艺术教育界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误读及出路[N];中国艺术报;2010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蒲荔子 特约记者 周豫;不能不叹服他的超前与远见[N];南方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6 同济大学教授 蔡建国;蔡元培:投身共和教育造就共和国民[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美学家 叶朗;中国美学的弥散性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8 李欣;艺术元凭人格重 淡泊明志更堪尊[N];西藏日报;2002年

9 金晓兵 刘威;高校后勤的育人职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平;艺术与大众[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4 李清聚;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贺卫东;先秦儒家《诗》教美育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晋芳;丰子恺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聂苏;先秦儒家美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3 卢艳杰;傅雷美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张艳秋;王国维美育思想之育情论初探[D];吉林大学;2014年

5 刘雅;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湖北大学;2012年

6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冯琴;蔡元培的人本主义美育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8 张薇;20世纪早期中国美育思想浅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9 宋明媛;席勒美育思想与孔子美育思想比较[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李高阳;傅雷美育思想的渊源与逻辑[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828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828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1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