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传统”:中国古典舞的历史之维
本文关键词:建构“传统”:中国古典舞的历史之维
【摘要】:本文以孙颖的"汉唐舞"、高金荣的"敦煌舞"以及台湾刘凤学的"唐乐舞重建"三者为研究对象,归纳历史维度下中国古典舞的建构与发展,体现了中国古典舞从史料典籍、文献图像中吸收营养建构自身的思路。这是中国古典舞在当下除"戏曲维度"之外,延续"传统"、建构"传统"的另一重要途径。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历史 考据 图像 文献
【分类号】:J722.4
【正文快照】: 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典舞是当代人的想象性建构,是现在对过去的一种觉识。艺术家们因无法割舍这样的觉识而不惜代价为“重建传统”做着努力,正如玛莎·格雷姆所说:“倾听祖先的脚步声,它永远敲击我的良知。”[1]17在《建构“传统”:中国古典舞的戏曲之维》一文中1,笔者归纳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平;踏上地中海之靴的中国古典舞[J];舞蹈;2000年03期
2 张文晶;;中国古典舞对“圆”的追求和发展[J];艺苑;2007年06期
3 王栋;;源远流长之中国古典舞[J];艺术教育;2007年11期
4 李正一;;中国古典舞,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上)[J];舞蹈;2008年05期
5 张洋;;中国古典舞的身韵浅说[J];魅力中国;2010年09期
6 芦金钢;;浅析“和”思想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展现[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7 于平;;《黄河》之后:90年代中国古典舞创作态势分析[J];艺术广角;2000年02期
8 王辉;中国古典舞发展走向探微[J];戏剧文学;2004年05期
9 吴海清;陈建男;;何种普遍性? 哪种古典?——试论古典意蕴与现代性的沟通[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4期
10 郑阳;;中国古典舞中之“圆”及其探索[J];剧影月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善芬;雷咏时;周继和;曾德涛;;中国古典舞基本功“元宝跳”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唐斯复;;高山仰止[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3 林克欢;;欧阳予倩:我不过是个伶人,大约可以无愧[A];欧阳予倩诞辰120周年纪念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王立元;《木兰》:创新演绎中国古典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薛伟;传承创新陶冶心灵[N];安徽日报;2005年
3 卿青;起舞婆娑叩问生命[N];北京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鲁娜;看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孙茜;高端对话 学科互动 共探中国古典舞发展之途[N];中国艺术报;2007年
6 于平;论题的性质与论说的意识[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张鼎;中国古典舞追求什么[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于平;论题的性质与论说的意识[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王克芬;读《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史》有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10 罗斌(文代会代表);“和”,中国古典舞的内在品格[N];中国艺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艺锟;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古典舞创作的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彭婵;中国古典舞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丁健勇;探究中国古典舞发展之路[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4 王黎雪;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审美、训练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雅琼;当代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6 刘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仝娟;论中国古典舞对古代女乐舞蹈的传承与发展[D];河南大学;2012年
8 王睿;水袖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审美价值[D];吉林艺术学院;2012年
9 杨柳;从桃李杯舞蹈比赛看中国古典舞教学发展[D];吉林艺术学院;2013年
10 卢悦宜;伦巴舞种重心移动的训练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0834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08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