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承与演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1:16
本文关键词: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传承与演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阿昌族 “蹬窝罗” 少数民族舞蹈 传承 演变
【摘要】:阿昌族是中国境内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内的阿昌族有“大阿昌”和“小阿昌”之分。“大阿昌”主要分布在梁河县九保和曩宋两个阿昌族乡,“小阿昌”主要分布在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两个地区的阿昌族在宗教信仰、语言、节日和习俗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艺术形式也各具特色。以舞蹈为例,陇川地区阿昌族崇信小乘佛教,受傣族、景颇族文化的影响,主要的舞蹈类型为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多在会街节等宗教节日和其它喜庆场合进行。梁河地区代表性的舞蹈为“蹬窝罗”,多在喜庆丰收、婚丧仪式以及窝罗节等传统佳节聚众围跳。 从1983年开始,由于德宏州官方相继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立和统一阿昌族的民族节日,陇川和梁河两个县区的阿昌族在节日期间和其它场合的交往日渐频繁和深入。“蹬窝罗”舞蹈作为梁河地区阿昌族一种简单易学、具有完整套路和程式、具有较强典型性和群众性的舞蹈,在这个过程中受各种力量的影响,在内容、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也开始突破地域限制,逐渐流传到更广阔的地域空间。时至今日,不仅陇川等县区的阿昌族跳“蹬窝罗”舞蹈,长期与阿昌族相邻居住的其他民族也参与跳“蹬窝罗”舞蹈。“蹬窝罗”舞蹈在传承过程中发生的演变是持续的、动态的、多方位的,也是喜忧参半的。 本论文在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基础上,简要阐释了阿昌族“蹬窝罗”舞蹈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产生和发展历史以及舞蹈文化的传承现状。创新点在于以官方统一并组织民族节日活动作为一个时间节点或变量,探讨在外部力量介入时民族传统舞蹈文化演变的动态过程,分别从舞蹈时空的变迁、舞蹈动作的发展、舞蹈伴奏的变化、舞蹈仪式的简化、舞蹈目的与功能的转变以及舞蹈主体的观念变化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同时对舞蹈文化发生演变的原因,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舞蹈主体的认知及情感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论文还通过比较分析梁河县和陇川县等不同阿昌族聚居区内“蹬窝罗”舞蹈的传承方式异同和传承现状差异,对“蹬窝罗”舞蹈的传承状况以及传承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对策探讨。旨在为阿昌族舞蹈在专业院校和团队中的舞蹈教学与编创工作、在阿昌族聚居区民众间实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开展与外界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活动等方面提供基础信息。
【关键词】:阿昌族 “蹬窝罗” 少数民族舞蹈 传承 演变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22.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3
- 绪论13-26
- 0.1 选题缘起及意义13-15
- 0.1.1 选题缘起13-14
- 0.1.2 选题意义14-15
- 0.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5-16
- 0.2.1 研究思路15-16
- 0.2.2 研究方法16
- 0.3 核心概念及研究现状综述16-21
- 0.3.1 核心概念16-17
- 0.3.2 研究现状综述17-21
- 0.4 田野调查点的选取21-26
- 0.4.1 云南德宏梁河县九保阿昌族乡21-23
- 0.4.2 云南德宏陇川县户撒阿昌族乡23-26
- 第一章 阿昌族及阿昌族舞蹈概况26-35
- 1.1 阿昌族概况26-30
- 1.1.1 族源、人口及地理分布26-27
- 1.1.2 语言文字及文学艺术27-28
- 1.1.3 民族节日及宗教信仰28-30
- 1.2 阿昌族舞蹈的种类及分布30-35
- 1.2.1 “蹬窝罗”舞蹈30-31
- 1.2.2 青龙白象舞31-32
- 1.2.3 象脚鼓舞32-33
- 1.2.4 跳摆33-35
- 第二章 “蹬窝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现状35-50
- 2.1 “蹬窝罗”舞蹈的起源及其艺术特点35-41
- 2.1.1 “蹬窝罗”舞蹈的起源35-36
- 2.1.2 “蹬窝罗”舞蹈的艺术特点36-41
- 2.2 “蹬窝罗”舞蹈的传承历史41-44
- 2.2.1 “蹬窝罗”舞蹈在梁河地区的传承历史41-43
- 2.2.2 “蹬窝罗”舞蹈在陇川地区的传承历史43-44
- 2.3 “蹬窝罗”舞蹈的传承现状及区域比较44-50
- 2.3.1 “蹬窝罗”舞蹈的传承现状44-47
- 2.3.2 梁河和陇川地区“蹬窝罗”舞蹈的传承现状比较47-50
- 第三章 “蹬窝罗”舞蹈在传承过程中的演变及原因50-63
- 3.1 “蹬窝罗”舞蹈演变的主要表现50-59
- 3.1.1 “蹬窝罗”舞蹈时空的变迁50-53
- 3.1.2 “蹬窝罗”舞蹈动作的发展53-54
- 3.1.3 “蹬窝罗”舞蹈伴奏的变化54-55
- 3.1.4 “蹬窝罗”舞蹈仪式的简化55-57
- 3.1.5 “蹬窝罗”舞蹈目的与功能的转变57-58
- 3.1.6 “蹬窝罗”舞蹈主体的观念变化58-59
- 3.2 “蹬窝罗”舞蹈传承变化的原因59-63
- 3.2.1 政治原因59-60
- 3.2.2 经济原因60-61
- 3.2.3 民间的文化交流61
- 3.2.4 舞蹈主体对“蹬窝罗”舞蹈认知及情感的变化61-63
- 第四章 “蹬窝罗”舞蹈在传承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对策63-69
- 4.1 “蹬窝罗”舞蹈在传承发展中的问题63-66
- 4.2 “蹬窝罗”舞蹈传承发展的建议66-69
- 结语69-71
- 参考文献71-74
- 附录74-94
- 后记94-9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聂建平;;论阿昌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科技信息;2011年08期
2 张蕾梅;杨开浪;;阿昌族口传文学的现代遗存——“活袍调”[J];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04期
3 赵橹;;略论阿昌族“盐婆”神[J];民族文学研究;1987年03期
,本文编号:1110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1110767.html